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技術移民:讓中國人互相“火並”

http://www.CRNTT.com   2013-10-14 11:19:34  


 
  申請通過的新移民要拿到永居身份,必須在5年裡在加拿大住滿2年,所以為了拿到加拿大楓葉卡,移民即使工作不如意也會將就著在這裡生活,因此出現很多移民成為藍領,或者幹脆不工作吃救濟金。“政府自然不希望自身生活有困難的移民進來,接收國是指望移民來工作,來納稅,來養當地領福利金的懶漢。”

  要保證移民的就業能力只有不斷提高門檻。加拿大聯邦技術移民申請經過1年暫停後,在今年5月重新開放,試點期為1年。移民局重新做了一個職業評估系統,根據申請者的工作經歷和內容,評定其職業是不是符合要求。新的職業列表只有20多種最緊缺職業,包括航天工程師、物理治療師、海洋學家等,申請者必須在過去10年中有1年從事列表內工作。總配額5000個,每個職業配額在300人左右。

  放出的少量配額面對累積長久的市場需求,被消化得非常迅速。像財務及投資分析員、計算機程序員和互動媒體開發等熱門工作,在3個月內就幾乎滿額。

  僧多粥少的情勢下,很多人選擇走在岸途徑(onshore)——先留學,再移民。當地的工作經驗就變得相當重要。聯邦經驗類移民在近幾年升溫,申請人需要有2年加拿大高中以上學歷,以及1年全職工作經驗,一年的配額在1000個左右。

  相比經驗類移民,走省提名的時間成本比較短,一般只需要1年以內公立大學教育學習經歷,以及一段時間的工作經驗,最高6個月,大部分在3個月左右。對於高學歷人才,一些省會用更優惠的政策招徠。

  對於曲線救國的移民來說,最頭痛的是資金和時間成本。在加拿大學習一到兩年的費用成為攔路虎。戴陽天舉例說,一名1981年出生的動漫設計師,專科畢業,工作了十來年,為了移民先花1年半時間在加拿大一所藝術類學院讀了本科,畢業後一段時間內在多倫多找到工作。他主要的成本在於學費和生活費,學費每年1.4萬加幣,合人民幣9萬多元,加上生活費一年15萬元,兩年30萬元,另外中介費在2萬元。像他這樣畢業就找到工作的算是幸運兒,也有人花了五六十萬、三四年光景還沒找到工作,只能在工作簽證逾期前打道回府。

  隨著移民接收國對外來懶漢的容忍度降低,過幾年“米蟲生活”混個移民身份變得越來越不切實際。

  ( 作者:任蕙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