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讓學生具有真正的歷史記憶

http://www.CRNTT.com   2013-10-17 12:55:39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培根
  中評社北京10月17日訊/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今天撰文《讓學生具有真正的歷史記憶》指出,大學對過去的責任,簡單地說就是讓學生具有歷史的記憶。對過去的責任,說到底還是為了未來。記住過去的痛楚和醜陋,無非是避免重複過去的錯誤,無非是給予咱們國家對過去社會病的免疫力。

  大學對過去的責任,簡單地說就是讓學生具有歷史的記憶。習近平同志最近說過,一個沒有歷史記憶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當然,我們肯定不是對自己的歷史完全沒有記憶,只是對我們自己歷史上的錯誤、醜陋、恥辱等,時常缺少深刻記憶。讓學生記住歷史,不管是榮光還是錯誤,大學有其特殊的作用和責任。

  審視大學對歷史的記憶如何,不妨先看看大學對自身歷史的記憶。中國大學對自身歷史的記憶,更多著眼於過去的成就或可歌可泣的奮鬥歷程,那當然值得記憶。但還有一些,卻被淡忘了。中國有五十年以上歷史的大學不在少數,這些大學都經歷過“文化大革命”,那時,差不多所有的大學都存在其著名教授和學校領導被羞辱、被迫害的例子。雖然說,那種行為有當時的社會原因,但種種野蠻出現在大學中,難道不是一種恥辱?又如,有一些大學對學校出現的學術誠信問題或其他不端行為盡力捂住,生怕影響學校聲譽。諸如此類的事,有幾所大學“記得”?其實,留下記憶的重要性,遠不在於記住事件本身,更在於那種記憶其實就是一種人格教育。

  世界上有些國家及其大學對歷史的記憶值得我們借鑒。可以看看德國人是如何對待歷史上恥辱和錯誤的記憶的。德國哥廷根大學在1837年發生了著名的“哥廷根七君子事件”,七名教授因反對漢諾威國王廢除憲法之舉而被驅逐出校,哥廷根大學讓她後來的千千萬萬個學子記住了這一恥辱。2000年德國聯邦議院通過了“賠償基金法案”,成立了“記憶、責任和未來”基金會,專門負責對二戰納粹黨勞工的賠償。時任總理的施羅德,還把納粹強制勞工稱作德國歷史中“痛苦的一章”。這些行為都得到世界的讚賞。相形之下,日本某些政客缺乏歷史恥辱的記憶,是多麼令人生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