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http://www.CRNTT.com   2013-10-29 08:29:06  


 
  可見,建設機制健全、功能高效的場外市場應是現階段完善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工作。從功能上看,新三板和四板市場具有股權掛牌交易和融資服務、股權托管登記、建立規範的中小微企業成長通道和培育基地、資源聚集和金融創新等多種功能。場外市場的發展對於促進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股權交易和融資、鼓勵科技創新和激活民間資本、加強對實體經濟薄弱環節的支持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可為更多的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機制,提供一個基礎性平台。

  發展和完善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議

  文章提出:第一,合理規劃場內場外市場布局,形成統一監管框架下的多元化管理模式。

  場內、場外市場的畸形發展直接影響資本市場服務於實體經濟的能力,無法滿足廣大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隨著《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的正式實施,新三板的制度建設步伐加快,並已擴容至全國範圍。但區域股權市場的監管模式、功能地位、交易機制和市場範圍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借鑒發達國家場外市場的成功經驗,結合中國的經濟社會現狀,中國場外市場可以形成在統一監管框架下實行地方管理的模式。區域股權市場准入標準遠低於主板市場,為保障投資者權益,在監管制度上應更為嚴格。在區域股權市場的監管方式上,可以選擇自律監管為主的監管制度,在監管內容上,應重點對掛牌企業的信息披露和市場正常運行從嚴監管。

  第二,應鼓勵各市場間公平競爭,形成各自特色,打破區域分割界限。

  積極探索區域股權市場的發展模式,鼓勵各市場間公平競爭,形成自己的特色。企業到哪里掛牌,不應受各地行政壟斷的幹擾。目前全國各省、市已成立的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有20多個,產權市場同質化嚴重,在上市條件、服務對象、服務手段等方面大同小異,市場重複建設,造成社會資源浪費。而各個地方政府行政化的資源壟斷又導致了區域化限制。要改變這種局面,應鼓勵各場外市場充分競爭,通過競爭改善服務,探索新模式,充分發揮市場功能,真正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第三,清除股權托管交易市場的交易制度障礙,以增加流動性,降低交易成本,激發市場活力

  受制於現行交易制度的障礙,不少地方股權托管交易市場按照有關規定,由原來的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做市商制度等改為“網上掛牌、線下交易”等制度。隨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管理暫行辦法》的出台,做市商方式可以在新三板市場掛牌的股票轉讓中採用。而“區域市場”仍受限制,這不利於市場之間開展有序競爭,也抑制了地方股權交易市場發展的積極性,限制了市場的流動性與活力。應採取相應的措施,增強區域股權交易市場的流動性。

  第四,適時推出板塊市場之間掛牌企業的轉板機制,有利於提升場外市場的吸引力。

  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不僅要自上而下地推動金融體制改革,也需要自下而上地探索實踐,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本市場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