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粵港澳自貿區目的在於試點區域經濟整合

http://www.CRNTT.com   2013-11-04 08:38:49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訊/據消息人士透露,由廣東申報的粵港澳自貿區草案近期已經獲得中央決策層的原則性同意,相關消息有望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發布。粵港澳自貿區將覆蓋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廣東、香港、澳門三個省份,擁有南沙、前海、橫琴三大平台和白雲機場區,與上海自貿區不同,粵港澳自貿區將分布在多個城市,輻射範圍更廣,遠期將起到整合珠三角城市群的作用。

  中國網刊登經濟學博士崔琦文章表示,如果粵港澳自貿區最終得到批准,這將是在半年內批准的第二個國家級自貿區,將會打破改革開放以來所實行的先試點後推廣的常規,因為上海自貿區才剛剛啟動,相關政策優惠還未公布,更不用說試點效果的評估。與立足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自貿區側重於金融改革試點不同,粵港澳自貿區更多側重於對外,著眼於廣東省與香港、澳門兩地的經濟聯繫,更加側重於珠三角地區經濟整合。與上海在長三角城市群的獨領風騷相比,粵港澳自貿區更像是三大發達地區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因此,與其說粵港澳自貿區是上海自貿區的延續,不如說這兩個自貿區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試點。

  粵港澳三大地區能實現強強聯合主要是由於三地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資源條件所決定。2012年廣東省人均GDP已經達到了8570美元,雖然仍然遠遠落後香港的36660美元和澳門74914美元,但是毗鄰港澳的廣州、深圳、佛山、珠海都已經超過了1.5萬美元,更何況當前廣東省年增長率超過8%,差距將會進一步縮小。當經濟差距巨大的時候,落後地區可以為發達地區提供廉價勞動力和初級產品,也能成為發達地區工業品的市場,實現縱向分工。當落後地區逐漸趕上發達地區時,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的關係就由縱向分工向橫向分工轉變;每個地區都生產他們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互通有無。粵港澳已經發展到了這一階段,廣東省的技術水平已經可以承接高端製造業的部分外包,也可以成為港澳服務業的潛在消費者,能夠與港澳地區實現平等對話,粵港澳自貿區的前提條件已經具備了。

  對於港澳地區,粵港澳自貿區的意義更是重大。2012年廣東省對港澳地區出口占總出口的34%,來自港澳地區的進口還不到4%。香港澳門地區未來的發展必然要依托於大陸的經濟增長,更直接地要依賴與廣東省的經濟聯繫,通過自貿區實現的區域經濟整合將充分利用規模優勢、範圍優勢,極大促進港澳地區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限制港澳地區發展的主要因素是有限的土地和昂貴的勞動力,而這些資源廣東省都有。自貿區的設立就相當於間接擴展了香港、澳門地區的行政區域,並且為港澳提供了相對廉價的勞動力,港澳地區將獲得新的活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