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政府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http://www.CRNTT.com   2013-11-09 09:58:46  


  中評社北京11月9日訊/作為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中國經濟增速從2010年的10.3%下滑到2013年上半年的7.6%,雖然中國經濟增速第三季度回升到7.8%,但穩增長的壓力仍然很大,面臨產能過剩、地方債務、影子銀行、房地產泡沫等諸多挑戰,正處於必須依靠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才能持續健康發展的階段,必須通過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短期內穩增長、中長期轉型升級注入新的動力。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董事局主席、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高尚全文章表示,中國改革正處於深水區和攻堅期,面臨難啃的硬骨頭。不久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演講時強調:“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一直強調改革是最大紅利。即將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出台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全面深化改革,總的是要統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改革。

  改革是中國發展的最大紅利

  文章分析,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所依靠的一些動力,如勞動力、原材料、能源、土地等資源廉價供應的成本發展優勢,已經不複存在。曾為中國經濟增長重要動力的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風光不再。今年上半年,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只有0.9%,僅僅拉動GDP上漲0.1個百分點,中國經濟增長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能否形成經濟增長新的動力,關鍵靠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破除制約經濟轉型升級的體制瓶頸,獲得新的增長動力。中國先易後難的漸進式改革,雖為30多年的經濟快速增長創造了體制制度條件,但一些重要領域改革的滯後,使經濟轉型升級面臨許多體制制度障礙。因此,必須全面深化改革,為短期內穩增長創造體制空間,為調結構、轉方式、提高經濟質量和效益創造制度條件。由此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改革創新、科技創新替代資源消耗拉動經濟增長;以制度創新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全面深化改革跟過去講的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是不一樣的。所謂全面深化改革是“五位一體”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五位一體的改革。

  第二,只有改革才能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收入差距擴大等挑戰。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只有深化改革,建設法治社會,才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只有深化改革,更好地回應人民期待,凝聚改革共識,才能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