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李嘉誠自述長子遭綁架:綁匪索要20億當場獲准

http://www.CRNTT.com   2013-11-29 14:39:42  


 
工廠是最好的課堂

  “現在很多人只知道李先生是富豪,卻忘記了他是做工廠出身的”。一位跟了李嘉誠十幾年的下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解讀李嘉誠的另一個密碼。

  與重視定坐標一樣,李嘉誠對細節也很重視。

  李嘉誠基金會負責具體項目的羅慧芳女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做的一個醫療方面的項目,李對每一個數據都很清楚。他甚至也會自己打電話去抽查,有一次,其中的一位患者接到一個香港打來的電話,對方開口就說“我是李嘉誠”,把他嚇了一跳。

  “現在很多人只知道李先生是富豪,卻忘記了他是做工廠出身的。”一位跟了李嘉誠十幾年的下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這是解讀李嘉誠的另一個密碼。

  “做工廠的人,對細節要求非常嚴格,李嘉誠開始做表帶,後來做塑料花,這都需要對細節的把握。”據這位高層透露,即便到現在,李依然有著工廠情懷,他看到一個杯子,就拿起來研究說,這個可以怎麼做怎麼做。

  對李嘉誠來說,早期的工廠經歷,是他最好的課堂。對做一個塑料花,原料怎麼來的,怎麼出口,怎麼辦手續,他了如指掌,而其對世界經濟形勢的認識,最早也來自這裡。

  而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李做生意的原則,也形成於此時。

  據李嘉誠的這位友人透露,早年,李嘉誠的英文並不好,但是塑料花又是出口的,如何用那麼蹩腳的英文去說服別人,對李嘉誠是個很大的挑戰。最終,他想出了一條最有說服力的理由—貨真價實,“我的成本加25%,就是我的價格,而且,我永遠是這個價錢。”

  “李嘉誠就這麼找到了一個詞典,就這麼應付世界了。”這位友人說,李的這種原則,幾乎貫穿始終—做人也是一樣。

  和李嘉誠同時代的商人中,不少人栽在了最難處理的政商關係上,但李卻從未因此而煩惱。“他對官員的態度也是始終如一,無論遇到什麼事,別人都知道,李嘉誠會怎麼反應,所以,也不會為難他。”這位友人分析,李做人非常有原則,這讓他在政界也贏得了不少人的尊重。在處理政商關係上,李曾給自己定了九字箴言:講真話、做實事、有貢獻。

  “政治和經濟,根本上是手和腳的關係,假如兩者背道而馳,是很難處理的。”李嘉誠坦言,如果政治找上門來,躲也是躲不掉,他的原則是“不參與政治,但關心政治”。

  李嘉誠不喜好交際,在一些朋友看來,他很悶,有時還有點不合時宜。這位友人給南方周末記者舉了個例子,一次,一個官員在李嘉誠面前誇耀他們投了多少錢搞環保,李突然來一句,“不浪費就是最大的環保”,差點沒把人噎死。

  另一個細節是,在2012年的特首選舉中,李嘉誠支持的是梁的對手唐英年,選舉結束後,有人勸他與梁重歸於好,他回道:“我們本來就沒有怨,何來的和好?”

  “李嘉誠是有點不好玩,但是有一點,所有人都很喜歡他,那就是他的真心。”一位友人說。李嘉誠自己也經常說,他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生意,但每次做完生意之後,都會和客戶變成朋友,有的更成為知己和事業的重要夥伴。有時候,“李嘉誠”三個字就是金字招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