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應如何判斷未來的朝鮮變局?

http://www.CRNTT.com   2013-12-22 09:04:29  


 
  因此,中國本身可能就是促使朝鮮當局對張成澤進行迅速問罪處決的一個重要因素。從媒體的相關報道來看,張成澤事件發展之快令中國措手不及,而這恰恰是朝鮮當局之意圖所在。根據上面的分析,朝鮮不會讓中國政府在張成澤事件上有提任何可能建議或忠告的機會。朝鮮當局之所以罕見地公告張成澤的所涉罪行,特別是把張成澤定位於人所共憤的“賣國賊”,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讓中國無從開口。

  從歷史的縱深看,張成澤事件是金日成當年清洗親華“延安派”之政治鬥爭的金正恩版本。究其背後邏輯,不僅僅是金正恩對其祖父的基因繼承,而是朝鮮專制制度使然。隨著中國日益融入世界主流社會,中國外交及對朝政策與朝鮮的專制制度之間存在著越來越大的張力。對金氏祖孫而言,中國從地區和平與穩定和自身國家利益出發的建議和忠告恰恰是他們專制統治的一個重大障礙。張成澤事件反映了中國必須繼續面對的一個現實:朝鮮桀驁不馴依舊,中國對其影響有限,難以約束。

朝鮮先軍政治已然固化

  張成澤事件的更重大意義在於,朝鮮的“一手抓經濟、一手抓核武”的政策已經在實質上宣布破產,改革開放在專制朝鮮已無實施的可能性。對朝鮮在先軍政治基礎上可能走向改革開放,中國既不必再存有期待,也不必對朝鮮主動棄核的可能性抱持幻想。中國需要在一個新的思路上,尋求與國際社會相關國家更大的合作,實施新的方針政策迫使朝鮮棄核。

  表面上看,朝鮮目前仍然“很正常”:既沒有開展針對張成澤餘黨的大規模清洗,與中國之間進行的項目也沒有中斷,與韓國進行的開城工業基地建設還按照原計劃順利進行。但事實終將證明,張成澤事件絕不是孤本一樁。朝鮮的內外政策還將繼續演變,目前可謂是“火山爆發的前夜”,因為這是由朝鮮的先軍政治體制所決定的。

  自1995年金正日提出並著手建立,先軍政治體制已經固化,並成為影響和主導朝鮮內外政策的結構性因素。據德國駐朝鮮大使托馬斯的觀察,自2008年金正日健康惡化後,朝鮮的一人獨裁體制就已經開始弱化,軍部強硬派的勢力逐漸變大。因此,他認為,張成澤事件或許是金正恩迫於朝鮮軍方的壓力不得已而為之。

  相較於乃父金正日,金正恩的接班嚴重歷練不足,無論其能力多強,金正恩要建立一人獨裁體制,必須實現對軍隊的完全控制,得到軍隊的無條件強有力支持,這個過程則必將強化先軍政治體制。而如果金正恩不能建立實質上的一人獨裁體制,則其必將被軍隊集團所控制,先軍政治在這種情況下更是在毫無阻滯的情況下強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