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4年經濟改革的“切入點”在哪?

http://www.CRNTT.com   2013-12-30 08:50:16  


2014年開始中國經濟將發生舉世矚目的歷史性轉變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訊/2014年開始中國經濟將發生舉世矚目的歷史性轉變。中國政府新一屆領導班子,將再次開啟改革開放的大門,通過以政府自身職能轉變為基石的“制度紅利”,來替代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直所採用的、為避免中國經濟硬著陸而實施的一攬子刺激經濟的“政策紅利”的方式,探索和確立出中國經濟增長的“大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的健康模式。

  中國企業家發表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文章表示,明年雖然也強調政府的作用,也將繼續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是,其目的、內涵和做法上將發生一些根本的變化。因為隨著各級政府開始重視資源配置過程中市場起決定作用這一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財政政策將更多的是用在給推動經濟發展的市場主體企業減稅、支持其創新,便利其投資的公共環境的建設和各類民生事業的改善和發展項目上,而且其中相當一部分資源,要利用市場經濟的工具來調動各類企業的積極性,通過它們的共同參與來加以實現,而不再是像過去那樣靠寬鬆的貨幣環境和積極的信貸政策來加以支持。這樣做帶來的另外一大好處是,讓我們的貨幣政策在未來全球流動性泛濫和突發性收縮的時刻,在國內實體經濟投資信心不足而導致的“錢荒”和虛擬經濟過度樂觀導致的“錢多”並存的問題上,有更多的操作空間和引導市場利率健康發展的有效機制,從而緩解通脹、通縮的壓力,乃至遏制住泡沫膨脹和危機爆發的系統性風險,以確保未來中國市場經濟的活力久經考驗,長盛不衰。

  文章分析,2014年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內外挑戰依然不可小視。所以,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我們未來一年定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因為從外部環境來看,“不確定”的因素依然挑戰我們市場的信心和政府宏觀調控的能力。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歸納:

  首先,美國經濟雖然穩步在復甦,但QE3的退出,卻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如果美聯儲採取“間歇式”的降低購買國債計劃,而國債收益率又跟隨市場退出的“預期”不斷上升,那麼,很有可能美元會間歇式的升值,大宗商品會間歇式的暴跌,而且,國際資本也會出現間歇式的“大退潮”現象,從而導致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遭遇到像2013年印度和印尼那樣的金融市場受衝擊的問題——其危害程度取決於金融市場的開放度、本國金融體系的發展的成熟度和經濟活力的覆蓋面;開放度越大,市場越脆弱,經濟活力越低迷,則股價暴跌的概率就越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