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周恩來翻譯回憶中日建交談判內幕

http://www.CRNTT.com   2014-01-01 09:43:11  


 
接待日本青年團,周總理和他們談了整整8個小時

  中日關係一直是很敏感的,田中角榮當年邁出那一步真的很不容易。

  那時日本有幾位首相候選人正在競選,日本媒體形容競選就像“鴨子踏水”,指的是表面平靜,都在水下使勁呢。田中在沒有上台前就公開表示,要和中國改善關係。所以毛主席和周總理都覺得這個人是應該可以交朋友的。我們就主動派了孫平化、蕭向前等從事中日民間友好交流的同志去日本,表達了我們希望改善關係的願望。最終幫田中下定了來北京的決心。

  應該講,田中做這個決定是很有魄力的。他不顧當時國內極右勢力的反對和阻撓,甚至還冒了一定的風險,聽說他那天去機場沒選擇坐車,而是坐直升機去的。當時日本的執政黨內有一批親台的極右勢力反對中日建交,他是排除萬難來北京的。

  當然能讓他下定決心前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國家做了大量的努力。其實,從1949年建國起,毛主席和周總理就非常注重和日本開展民間交流。我是從1953年開始從事中日民間交流工作的,當時很多日本來到中國的農民團、青年團、婦女團甚至旅遊團,周總理都會親自接待。我記得曾經陪周總理接待過一個日本青年團,總理和那些日本青年談了整整8個小時!總理和他們交談的內容很廣泛,比如,他當時問一位日本青年:“你為什麼留長發呀?”那個青年回答:“為了表示反抗!”總理笑著說:“我們年輕時對舊社會不滿,就出國學習,去尋找解決中國問題的道路。”後來總理還請那些日本青年吃飯。那位日本青年就說了,這在日本是不可想象的。

  那時候每逢國慶節舉行慶典活動,毛主席和周總理都會在天安門接見外賓。有一次總理就指著天安門下的紅色觀禮台對日本客人說:“你看,那一片都是日本朋友。”可見來觀禮的日本朋友之多。所以,1972年田中首相來到北京時說了一句很誠懇的話,他說:“我是順著民間交流鋪的軌道一路走來的。”

那麼多的傷害,怎麼是一句“添了麻煩”就能解決的

  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有風波。

  那天,在周總理為田中角榮舉行的歡迎宴會上,田中致答謝詞。他感謝了周總理的安排,感謝中國那麼多朋友來歡迎他。緊接著,他說他代表日本政府對過去日本政府“給中國人民添了麻煩”表示歉意。當日本翻譯說出“添了麻煩”這句話時,宴會廳裡馬上發出了“嗡嗡”的議論聲,大家覺得這個說法太輕飄飄了。

  第二天正式會談的時候,周總理嚴正地向田中指出了這個措辭的問題。當時田中解釋說,他的話裡面已經有道歉的含義。後來毛主席接見田中時也說,不小心把女孩子的裙子弄臟了,才說“添了麻煩”,這個說法沒有對戰爭做出深刻的反省,沒有對日本給中國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達歉意。

  為了使日本方面清楚地了解中國對於戰爭責任問題的重視態度,周總理列舉了日本軍隊在戰爭期間殺害了大量中國人和造成巨大戰爭破壞的事實,並很嚴肅地對他說:“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人民造成了這麼多的傷害,怎麼是一句‘添了麻煩’就能解決的?!連一點反省的意思都沒有,這是不能接受的!”對此田中沒話好講,只能說:“正因為有這一背景,所以我才來到了北京,而不是您去東京。”田中答應了周總理按我們的要求來進行表述。後來,在《中日聯合聲明》前言中還特意這樣寫明: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表示深刻的反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