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為什麼安倍政權“一意孤行”?

http://www.CRNTT.com   2014-01-04 09:16:52  


安倍這次參拜靖國神社,絕非“一意孤行”那麼簡單。
  中評社北京1月4日訊/學者龐中英日前撰文《為什麼安倍政權“一意孤行”?》指出,安倍做出參拜的決定,他自己和其顧問以及日本外交部門,肯定知道中韓會作出強烈反應的,但是,他們根本不在乎這樣的強烈反應。正因為不在乎,所以,中韓的反應就更加強烈,而更加強烈的中韓反應,日本人反而覺得參拜成功了。那麼,安倍為什麼“一意孤行”?文章分析如下:

  中國和韓國等國都在對日本首相安倍“拜鬼”做出最強烈的反應,兩國的媒體異口同聲,都認為安倍“不顧中韓等的反對”,“一意孤行”參拜靖國神社。但是,媒體的分析文章中,缺少對安倍為什麼參拜靖國神社的合理、客觀分析。

  中國成語說,“有恃”才能“無恐”。

  安倍為什麼“一意孤行”?筆者在這裡僅指出如下幾條理由,說明安倍“一意孤行”自然有其依據。

  在經濟上,安倍掌權的這一年,日本加大“量化寬鬆”,即繼續開動發行貨幣的印刷機,以便擺脫經濟危機。日本是“量化寬鬆”的始作俑者。美國從中受到巨大啟發,通過“量化寬鬆”,使美國經濟再次轉危為安,復甦了。但是,“量化寬鬆”的弊病也很多,在經濟復甦後,美國決定逐步“退出”這種前所未有的寬鬆貨幣政策。但是,日本則決定不這麼做,且美其名曰,這是“安倍經濟學”,繼續“量化寬鬆”,我行我素,實際上這是臭名昭著的“以鄰為壑”的轉嫁危機的策略。安倍吹噓一年來日本經濟大有起色,日本人甚至在2014年元旦假期可以出國旅行了,因為腰包有錢了嘛!

  但是,日本的經濟復甦是建立在中韓嚴峻的經濟形勢基礎上的,這是明顯的零和遊戲,日本最大的經濟夥伴中韓是“安倍經濟學”最大的受害者。

  長期以來,日本政界、政治精英、學術界、媒體和商界,比較自信地認為,日本對中、韓、美是有著深刻研究的,也就是說,既然如此,從日本的角度看,不存在對中韓的誤判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