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3年——印度政治發生變化的一年

http://www.CRNTT.com   2014-01-06 09:44:03  


資料圖:印度群衆在首都新德裡舉行反腐示威游行
  中評社北京1月6日訊/歲末年初,當印度人回首2013年時,發現從國內政治的視角看,印度這一年沒有虛度——兩年前的那場使全國沸騰、令世界矚目的反腐敗群眾運動,可以說是最終修成了正果。這一年出現的以下三大政治發展,在印度獨立以來的歷史上均可謂是開創性的:

  第一,最高法院頂住來自政府和各個黨派的政治高壓,堅持其做出的重要判決:凡被法院判定有罪,並處以兩年或兩年以上刑期的聯邦或邦(省)議會的議員,將立即喪失議員資格。執行此判決,印度嚴重存在的“政治犯罪化”問題將有望得到抑制。

  第二,由那場反腐敗群眾運動催生的、成立僅一年的新黨“百姓黨”(Aam Aadmi Party,簡稱AAP,英文為Party for the Common Man)在最近的首都特區選舉中驟然崛起,一舉獲得30%的選票,28個議席(總數是70個),並最終在德里組閣執政。這一發展對印度的政治生態正在發生重大影響。

  第三,在年底,議會終於通過了一項極為重要的反腐敗法案——Lokpal法案,印度將依法在全國和各邦建立起一個獨立於政府、不受政治影響的反腐敗機制。此法來之不易,此前聯邦議會在46年時間裡曾八次審議都未能通過。由此可見,印度政治或許是在發生變化。

新法律能逮住獅子

  “Lokpal法案”是印度兩年前反腐敗群眾運動的核心訴求。Lokpal是個梵文組合詞,Lok意為“人民”,Pala意為“保護人”,合在一起意為“保護人民免受貪官污吏欺侮的人或機構”。此項立法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獨立的、專門針對公職人員貪腐行為的監察機構——Lokpal(可譯作“人民監察委員會”),其性質基本類同香港的廉政公署。去年12月初,那位兩年前領導反腐敗群眾運動的社會活動家、76歲高齡的安納·哈扎雷第四次舉行絕食,強烈要求政府立即推動議會通過這項法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