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北京上海該“趕走低端外地人”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1-08 11:53:53  


  中評社北京1月8日訊/ 昨日,一則“高房價催生‘鼠族’,北京28萬人住地下室”的新聞引發關注。不少網友慨嘆,“為什麼要在北京,去別的城市不行嗎?”;“哪不能奮鬥,為何非要去和別人擠地方?”。但事實就是,不管怎麼艱難,向往一線城市、怎麼都要留在一線城市的人仍然很多。而且,這些“低端勞動力”真的應該離開嗎?

  ■ 大城市“趕人”措施不斷升級,目前的主要方案是“以業控人”

  “堅決控制人口過快增長”,於是要讓一批低端產業“退出”

  十八屆三中全會形成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要“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目前,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在制定政策時,已經非常重視人口問題。北京市長王安順在前不久談到2014年的重點任務,列在首位的就是:“著力破解人口資源環境矛盾,堅決控制人口過快增長。”

  北京人口在近年快速增長,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數字上的原因就是,外來人口增長過多:從2000年到2011年的11年間,北京市人口增加637萬人,其中有486萬人是外來人口,而2000年時的外來人口總共也才256萬人。十多年來,北京市人口增量中,戶籍人口增加對全市人口增長的貢獻率不到四分之一,另外超過四分之三的增長是外來人口造成的。

  因此,在特大城市的當局看來,要控制人口規模,首要的自然就是控制外地人口的規模。“地鐵漲價”、“清理群租房”就是兩個很有針對性的措施,迫使一些對成本較為敏感的外來務工者離開。

  在北京的諸多人口調控方式中,“以業控人”正在成為主要選項。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在一項關於“合理調控城市人口規模”的專題調研報告中曾建議,政府應出台措施,“減少對低端勞動力的需求”,“對吸附大量流動人口的餐飲、洗浴、美容美發等企業和小百貨店、小食品店等各類場所實行強制退出機制”。在北京市人大於2013年12月底召開的一次座談會上,有代表更是明確表示,北京應提高低端產業的門檻,圍繞服務、職能定位制定產業負面清單,嚴格控制人口。

  典型的負面產業就是“動批”,即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2013年的初的統計數據顯示,動批約有服裝批發攤位1.3萬個,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日均客流量超過10萬人,物流企業20餘家。如果加上其帶動和輻射的相關產業,一個“動批”吸納的外來人口遠超10萬人。但由於這是典型的低端產業,有說法稱北京市政府正試圖將其搬到河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