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檢討紀要”守舊降格 爭論未息仍有後著

http://www.CRNTT.com   2014-01-10 09:07:33  


 
  這兩個因素不由得使人感覺到,其中一些與會者尤其是蔡英文、謝長廷、林濁水等,對蘇貞昌的“如意算盤”進行了有力的抵制。其中又以在文件標題上增加了“二零一四年”,很明顯是蔡英文不願意為此文件“背書”,並計劃在自己今年五月當選黨主席之後,才按照自己“縮短最後一裡路”的思路,推出新的兩岸政策文件。

  而從在“中委會”成立並舉行會議過程中蔡英文的表現來看,這種猜測是可以成立的。實際上,在“中委會”成立時,蔡英文只是到會打了一個招呼便離開,不參加會議議程;此後的幾次會議,蔡英文也並不積極,以各種理由請假;但最後一場攸關重要的會議,她卻早早到場,並一直堅持到最後才離開。顯然,她在會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修訂意見,並獲得了其他一些委員的支持,才令蘇貞昌敗下陣來,不得不按照她的意見,對文件作出如此重大的處理。

  實際上,據事後傳出的消息,蔡英文除了是強力主張修訂標題之外,還提出將原稿中的“憲政共識”改為“積極凝聚台灣內部的共識做為兩岸對話的基礎”,而也同樣獲得與會者接納。據說,此前謝長廷提出的是“憲法共識”(據說昨日仍然堅持),但遭蘇貞昌反對,另提“憲政共識”。或許,“憲法共識”的“憲法”,內含有“一中”的重要元素,不符蘇貞昌的“台獨”理念,而“憲政”則可避開“憲法一中”,而且也有呼應對岸的“憲政派”之意,擺明是與北京最高層“對著幹”。因此,國台辦公開表態,不接受以“憲政共識”作為民共交流的政治基礎。而蔡英文顯然是針對這一點,而另提“台灣內部共識”,雖然也是不含“一中”,但至少是沒有刺激北京的元素。當然,也是在“憲政共識”與“凍獨”之間,來了個折衝平衡。

  因此,應當說蔡英文在昨日的會議中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而蘇貞昌則是節節敗退。而由於受到“檢討紀要”及“二零一四”兩個關節點的束限,這就使得這份文件並非是民進黨兩岸政策的“最終結論”,還有修改的極大迴旋空間,甚至是另行提出一個趨向於“凍獨”的“決議文”。這個任務,就由倘能在今年五月奪取黨主席的蔡英文來承擔。

  其實,何止蔡英文反對蘇貞昌的原來文本?還有謝長廷、林濁水,可能更有“潛在反對者”陳菊和賴清德。陳菊希望高雄市能在兩岸交流中獲益,賴清德則除了是這個原因之外,還有更“高瞻遠矚”的企圖,就是要做“蘇貞昌、蔡英文之後”的民進黨“一把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