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進黨懦弱保守逃避兩岸議題

http://www.CRNTT.com   2014-01-12 09:18:36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表示,此紀要顯示出更自信、更周延、更安全、更善意等特點,這次不是結束,“中國事務委員會”是常設性會議,未來會針對各面向的新議題進行討論。

  老蘇講了些言不由衷、空洞無物的套話。“台獨”理論家林濁水認為,紀要不是結論,沒有什麼拘束力,民進黨努力了很久,卻沒做成結論很可惜。紀要中也看出來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將採取“政策從寬、立場從嚴”,是民進黨巨大的轉變。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認為,這場會議是蘇貞昌的大挫敗,“總結報告”變成“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再次逃避了制定兩岸政策的迫切工作。

  “紀要”中唯一比較明顯的調整,是對大陸學生與在台陸配福利的立場。民進黨一向對他們採取嚴苛的不近人情的態度,紀要中說明要“營造對陸配、陸生與陸客的友善環境。”大概今後民進黨“立委”不再反對大陸學生在台求學,可以加入台灣的全民健保等等。

  柯建銘提議“凍結台獨黨綱”,新聞鬧得很大,但是在“紀要”中竟然沒有列入柯建銘的書面聲明,只有批判柯的意見紀錄;陳菊批評這份紀要不應限制柯建銘的意見表達。老柯建議蘇主席不必太過堅持個人意見,應該中立一點、更有彈性。

  從開始民眾就對華山會議不抱希望,蘇主席用它來拖延對兩岸政策的制定。從這個方面來說:老蘇“拖”的挺成功,大半年過去了,只出了一份紀要,記載著各人的意見,而且那些較為“激進”的說法如; “憲法共識”、“凍結台獨黨綱”等,也被做了手腳,在紀要中被大量删減。反而那個在2012年選舉提出來的“台灣共識”又借屍還魂的成為主導,在紀要中占有顯著地位。“台灣共識”是一個沒有明確定義的詞匯,又拿它來當招牌也很可笑、可悲。兩年多過去,民進黨還是一如往昔的逃避現實,懦弱怕事,華山會議紀要,再度證明了它是一個眼光淺短格局狹窄的政黨。

  謝長廷在會場上屢次挑戰蘇貞昌,蔡英文卻很低調,說的多是柔性討人喜的話。蘇貞昌保守謹慎、缺乏自信,更不敢引起任何爭議。這是因為蘇蔡二人都在小心翼翼的為爭取2016年候選人培植勢力,私字當頭,深怕不小心得罪了某派系,特別是深綠份子。大家就在原地踏步吧!

  作者:言浩 (曾任聯合晚報主筆 中國時報專欄作家)
 
  來源:華夏經緯網 2014-01-10 12:27:29  題:民進黨懦弱保守逃避兩岸議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