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蔡逸儒:台灣民進黨何去何從?

http://www.CRNTT.com   2014-01-13 10:17:29  


 
民進黨台獨本質沒變

  去年底,在大陸舉辦的一場活動中,兩岸學者明顯感知,民進黨內特定派系有專人專門經營和大陸的關係,四處游走活動,該流派甚至專門在島內挑選所謂的外省子弟,代表民進黨參加地方選舉,在大陸則選派年輕同志前往重點大學進修博士學位,目的就是要廣結人脈,了解大陸,但當中國學者質疑民進黨的分離主義路線時,主其事者就要求大陸對台獨提出明確的定義。只要聽聽他們談話內容就能知道,有些人還真是如假包換的台獨分子。對許多民進黨的基本教義分子來說,利益要爭取,關係要經營,兩岸要和平,發展要支持,但台獨理想不能放棄。

  由這次的民進黨內中國政策辯論的結論看來,民進黨顯然只願意與中國大陸發展和平、友好、平等的關係,同意善待陸生、陸客、陸配,但在對中政策上沒有任何的突破,不但沒有凍獨結論,甚至還向後倒退到凝聚共識的階段,難怪謝長廷、林濁水要說無感、可惜,而北京方面第一時間的回應是遺憾、失望。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意在言外的表示,民進黨如果不能順應潮流,解放思想,它想要找到出路是比較困難的。由此看來,柯建銘的主張看來不過就是爭取勝選的策略性暫時調整,而不是思維、政策、路線的根本轉變,因此有人認為,如果民進黨走不出放棄台獨的最後一裡路,其他也就無足論矣。

  坦白地說,民進黨的存在和發展對台灣仍有積極的作用,它對台灣的民主發展也發生過正面的貢獻,畢竟國民黨也不是專幹慈善事業的政黨,沒有壓力、缺少競爭,國民黨照樣會腐敗、墮落。民進黨有關清廉、勤政、愛鄉土的主張一直能得到許多人的支持,民進黨的台獨主張雖然有人不以為然,但在言論自由的層次上也還能容忍,或許也還能讓北京在處理涉台事務上必須更為尊重、理解台灣的某些合理要求,但民進黨破壞文官制度、戕害社會是非對錯的觀念,胡扯硬柪的本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舉措,確實也給台灣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不容否認。

  簡單地說,如果要從好的一面來看,即使這次民進黨“華山論劍”的結論未如外界預期,但大家對民進黨還是應該鼓勵多於責難,要從積極面來看待問題,嘗試爭取、轉化它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畢竟漸變不是突變,量變終究會導致質變,變總比不變好,而且民進黨想要轉型也得有個發展的過程。最後,筆者要強調的是,一切童騃性的樂觀,或過度的悲觀似乎都可以免了,對於民進黨的未來,在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外界恐怕還真是要抱持著理性、務實的態度來加以面對和處理,絕對不可自欺欺人地把一時的假相搞成了真相。戒之、慎之!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年01月13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