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團隊吹響縮短最後一哩路的集結號?

http://www.CRNTT.com   2014-01-20 09:30:35  


 
  因此,在五月間進行民進黨主席選舉時,如果黨內的開放派能充分掌握輿論,推動民進黨內接受調整黨的兩岸政策的思維,蔡英文就能成功挑戰蘇貞昌。緊接著,蔡英文就將緊緊掌握黨內思維的微妙變化,充分利用黨機器推動調整黨的兩岸政策,並在行動上還將會有新的作為,說不好就是承接著上述的民共智庫交流的模式,再以“小英基金會”以至是民進黨的名義,擴大邀請大陸學者赴台交流,討論範疇甚至是擴大到政治、軍事領域, 以至是締結“民共非黨際版”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

  何況,在組織上,蔡英文也佔有優勢。目前來看,只有遊錫堃與蘇貞昌結盟,但還不是很牢固。而在蔡英文這邊,則有“新潮流系”和謝長廷力挺。這次前往大陸訪問的蕭美琴、蔡其昌就是當年的“十一寇”成員,而邱太三則是“新潮流系”大佬,江春南雖然也曾隨同蘇貞昌外訪,但從思維定勢看,更接近於蔡英文。

  最值得注意的是,就是在二零零八年民進黨主席選舉,及二零一一年“總統”黨內初選時,都曾以“穿裙子的不能選”為理由攻擊蔡英文的辜寬敏,其所創辦的智庫所作民調,是蔡英文高於蘇貞昌二十個百分點,因而辜寬敏要求蘇貞昌棄選。這不單止是泛綠重要智庫的結論,更因為辜寬敏是民進黨內“獨派”的標杆人物,凸顯了連“獨派”都間接支持蔡英文的“縮短最後一哩路”的主張。

  陳水扁任內,委任了三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吳釗燮、陳明通。目前的力量對比是,蔡英文與陳明通結盟,等於是二比一。而吳釗燮的特長是國際關係,再加上曾任駐美代表,在美國擁有一定的人脈關係;而陳明通的特長則是兩岸關係,並曾擬制過“第二共和憲法”草案,這對蔡英文提出新的決議文有利。就此,“蔡陳團隊”優勝於“蘇吳團隊”。儘管美國的支持很重要,但這是建基於兩岸關係之上的。蘇貞昌的“獨派”作為,與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相差無幾,美國又怎能支持得過?相反,蔡英文只要能調整兩岸關係,即使沒有親身赴美去作說明,美國也將會“有感”。再加上美國出於其對“政黨輪替”普世價值的追求,並擔心國民黨繼續長期執政下去,不但是民進黨的政治人才將會凋零,不利於“政黨輪替”成為常態,而且擔心台灣政局將會朝向“統一”發展,不符其“維護現狀,不統不獨”政策,反而會改變主意支持蔡英文。畢竟,蔡英文即使是會“棄獨”,也沒有“趨統”的可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