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沈建光:2014年中國經濟的兩大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4-01-23 09:05:34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訊/瑞穗證劵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撰文《2014年中國經濟的兩大風險》指出,今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來自於經濟體制改革必然遭遇的陣痛,特別是今年投資下滑過快進而導致經濟增長失速;二是改革推進時的協調困難導致危機的問題。

  自去年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市場為新一屆政府的全方位改革方案為之一振,普遍調高了對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然而,伴隨著近一段時間的A股市場強烈動蕩,中誠信托30億礦產信托面臨難以兌付危機,市場已經回歸謹慎,認為今年中國經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有必要保持警惕以避免大規模系統性風險的爆發。

  筆者認為,今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不確定因素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來自於經濟體制改革必然遭遇的陣痛,特別是今年投資下滑過快進而導致經濟增長失速;二是改革推進時的協調困難導致危機的問題。

  經濟增長方面,可以看到,截至目前中國至少已有7個省級行政區已把2014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調整到低於2013年的水平,說明今年經濟增長比往年下滑已有廣泛共識。

  而按照三駕馬車來看,筆者認為今年消費有望保持穩定,出口或將好於預期,投資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這一方面源於資金價格整體上漲造成融資成本提升的負面影響,一方面也要考慮未來投資動力的轉變。

  從資金成本而言,自去年6月錢荒以來,下半年中國有出現了多次資金緊張的局面。上周央行公布的12月金融信貸數據顯示,去年12月新增人民幣貸款僅為4825億元,明顯低於市場預期。而12月銀行間市場利率上漲,7天逆回購利率最高時曾接近10%,好似又一次“錢荒”的出現,均說明當前實體經濟面臨流動性已經非常緊張。毫無疑問,融資成本的上漲,必將對企業融資帶來明顯負面影響。

  今年中組部已下達改進地方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方式,即不僅僅把GDP作為政績評價的主要指標,而將政府債務進入考核範圍。當然,這有利於改變官員執政的模式,防止地方政府盲目舉債搞“政績工程”,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以及產能過剩等,具有積極意義。但這對於投資占到了GDP比重的50%甚至更多的中國,一旦地方政府投資熱情降低,投資出現較快下滑,中國經濟增長是否會有失速風險?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