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樹立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三個自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28 08:35:08  


 
  2、重資產還是輕資產(專利、專有技術、商譽等知識產權占總資產的比例,以及土地、機器、廠房占總資產的比例),大家都知道輕資產才更有可能商業模式創新,重資產多數是資本占用性企業,很容易再造產能過剩。

  3、污染物排放處理量占總污染物排放量的比例(環境友好,產出過程不應產生或盡可能少產生二次污染和排放),大家都知道環境污染治理的代價有多大。對於符合條件的行業領頭企業,應當積極主動爭取到交易所上市,有些大型企業可以特批上市,為什麼像阿里巴巴這種企業要讓其跑到美國、香港上市呢?大家都知道,海外上市使廣大A股股東錯失了極好的投資機會,那麼,以後會不會繼續錯失這類機會呢?

  文章表示,“三個自信”對於老百姓來說是實實在在的,民富才能國強。衣食住行之後,老齡化成為新的挑戰,老百姓渴望儲蓄和財產性收入不斷保值增值,以補充勞動性收入隨年齡增長的下降趨勢,這是中國向現代社會成功轉型的根本標誌和基礎。在資本市場,就是投資者有足夠的動力源源不斷願意投資,而不是撤資。資本市場投資者投的是“預期”,也就是說投資者投資的驅動力是預期未來會比現在變得更好,而不是更壞。只有資本意志(特別不能忽略小股東意志)和監管的共同協作,才能推動上市公司向更有健康競爭力的方向發展,進而帶動資本市場價值中樞複歸,才能支撐社會富裕平穩發展。

  文章最後說,環視全球,中國在世界大國行列中資源禀賦先天不足,能源、水資源、空間結構、環境等在地緣方面均受很大的約束;經幾十年總量擴張性社會財富的積累,當前社會財富結構性失衡嚴重,失血和臃腫並現;前面的道路並不平坦,還面臨著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脅。這就更需要從制度、技術、人力、資本等方面尋找紅利激發機制,促進轉型。只有這種機制得到可控制的、實實在在的釋放,並持續不斷產生國家間的競爭優勢,我們才能說實現這種優勢有制度優勢,自信才能落到實處。而資本市場正是這種機制得以良性順暢轉化的最重要的資源組織形式和場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