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金溥聰轉任“國安會秘書長”背後的政治考量

http://www.CRNTT.com   2014-02-09 09:45:47  


金溥聰將返台接任“台安會秘書長”。(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北京2月9日訊/2月7日下午,對於島內盛傳已久的台灣“駐美代表”金溥聰轉任“國安會秘書長”事宜,台灣“總統府”終於首次對外公開證實。金溥聰的職務變遷,勢必會引發連鎖效應,牽動台灣“外交”、“國安”等多位高層的人事變動。至於馬英九為何會如此出招落棋,島內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各方都在揣測,金溥聰僅僅擔任“駐美代表”一年左右,馬英九為何此時就將之倉促召回,其目的究竟何在?

  幕後操盤“七合一選舉”

  對於馬英九而言,2014年面臨的最大考驗莫過於即將於年底舉行的“七合一選舉”。如果在此次選舉中民進黨大勝,那麼未來地方執政縣市長及議員將更多地會由綠營人士擔當。屆時,馬英九的很多執政理念不但難以被貫徹至基層,更又有可能遭到綠營勢力的集體反彈而淪為一紙文書。如此以來,作為“總統”的馬英九必然會被地方勢力所“架空”,提前陷入跛腳狀態也將是其必然的宿命。

  同時,這場選戰不但是對馬英九連任後的一次“期中考”,更是國、民兩黨2016年“大選”的一次“前哨戰”。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2014年“七合一選舉”攸關藍綠整體實力的消長變化,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若能成功贏得“七合一選舉”,未來完全有可能乘勢而上,一鼓作氣,一舉拿下“大選”。因而馬英九自然不敢掉以輕心,而必須全力以赴,保住藍營的固有基本盤。

  因而,無論是從馬英九的個人執政來講,還是從國民黨的未來發展來看,馬英九都面臨著不能輸的強大壓力。但讓馬英九尷尬不已的是,受國際經濟大環境影響,島內經濟一直低迷不振。既然面臨著強大的選戰壓力,而自己的民意基礎又不盡如人意,而且自去年九月政爭之後,國民黨至今都沒有彌補過往的傷痕,面臨著再度分裂的危險,馬英九此時顯然最需要一位志同道合,而且極富選戰經驗的人士來為自己出謀劃策,鼎力相助。環視身邊所有幹將,馬英九還是發現,能夠擔此重任的非金溥聰莫屬。在馬英九過去經歷過的歷次重要選舉中,金溥聰都扮演了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不但兩次協助馬英九拿下台北市長,而且成功輔佐馬英九實現連任。由於金溥聰具有嫻熟的選舉手法和豐富的選戰經驗,而且又與馬英九私交甚密,甚至被外界視作馬英九的左膀右臂,因而被馬英九重新召回,全力備戰,自然也是情理之中。

  簡言之,雖然選戰不是“國安會秘書長”的職責,但金溥聰擔任“國安會秘書長”後也不一定會恪守“角色主義”,而是有可能會越界操作,回鍋坐鎮,直接幕後操盤。因而可以大膽推測,馬英九召回金溥聰,“救駕”意味十分濃厚,其首要考慮應該就是協助其備戰2014年“七合一選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