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乘“張王會”東風還須發揮更大政治智慧

http://www.CRNTT.com   2014-02-13 09:16:26  


 
  為此,行程中專門安排了拜謁中山陵,而中新社還專門為此配發《中山陵成台灣知名人士參訪大陸首選地》一文,大有“萬眾歸心”之意,並可弘揚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及“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的普中華民族價值。另外,安排王郁琦在南京大學演講,也滿足了王郁琦個人的尊榮感。二十四年前他代表台灣大學在新加坡參加大學生辯論比賽,曾與南京大學隊交鋒。今日在昔日對手的母校演講,重現其了得口才,應是他個人最大的榮耀。作為馬英九的發言人,“口才”就是他得到馬英九信賴的最重要本錢。而他現在參與“張王會”,就是獲得了馬英九的充分信任賴和授權。

  但既然是拜謁中山陵,就不得不面對“中華民國”這個問題。在王郁琦方面,如果他不提“中華民國”,可能將會遭到左右兩方面的夾攻--國民黨內的深藍必會痛斥他“立場不堅定”,民進黨也將會從雞蛋里挑骨頭(這當然是雙重標準,在平時卻恨不得消滅中華民國)。但是,又須注意大陸方面的忌諱,可說是多重矛盾對立。

  王郁琦在正式拜謁之時,是用了“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暨同仁”的稱謂,不提“中華民國”,也不提“行政院”。因為這是正式場合,這樣做算是照顧到了大陸方面的政治情面。對台灣朝野也好交待,因為畢竟使用了“大陸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官銜。而在非正式的廣場講話上,則說了“孫中山創立中華民國,已經一百零三年了”。完全可以使得台灣朝野無話可說。而在上述兩個場合,國台辦官員都作了迴避。值得注意的是,大陸的官媒對王郁琦的講話內容,雖然沒有背書,但也不持異議。中央電視台還除了“中華民國”這一句之外,播出了他的講話原音,包括必須“正視現實”的內容。

  確實,“正視現實”已經成為擺在北京桌面上的現實問題。未來在進行超越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的政治談判時,尤其是在“習馬會”中,就將遇到是否需要正視“中華民國”這個現實的問題。畢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並直到現在,其取而代之的“中華民國政府”,並沒有完全被消滅,仍然在中國的部分國土上進行有效的管治;也沒有被趕出國土,因而又不能被視為“流亡政府”。這就使得“中華民國”的存在仍然成為事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