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安倍為何捧索契冬奧會

http://www.CRNTT.com   2014-02-17 10:50:48  


 
  奧運會是體育外交的舞台,也是方興未艾的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但是,圍繞索契所展開的外交活動已經遠遠超越了公共外交的含義,而有了戰略的內涵。英法美德等西方四大國元首集體抵制索契冬奧會開幕式,對索契冬奧會的批評聲音也主要來自於西方國家,這似乎是冷戰以來俄羅斯與西方裂痕的繼續。吊詭是,四大國領導人在2014年還是要前往索契,因為普京要在索契開G8領導人峰會。這其中透露的信息是,西方國家可以在奧運會這樣的“非政治”場合對俄羅斯進行抵制,但是在關乎世界政治的協調會議上還是必須要與俄羅斯“通氣”。西方不亮東方亮,相比西方領導人的冷淡與傲慢,中日兩國則給足了普京面子,中國領導人第一次走出國門參見體育賽事的開幕式,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沒有追隨奧巴馬的腳步。

  中日兩國關係持續緊張,兩國領導人以索契冬奧會為契機加強與俄羅斯或者與普京的私人關係,這為普京提供了很大的外交籌碼。中俄關係經常為西方人視為准同盟關係,普京同意與中國在2015年共同舉辦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在亞洲的反法西斯戰爭當然就是對日戰爭了。最近一段時間來,日本對慰安婦問題、南京大屠殺問題出現了各種奇談怪論,東亞秩序建基於二戰勝利成果之上,包括北方四島也是在那個時候變成了蘇聯的領土。堅守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既符合俄羅斯利益,也是對中國的有力支持。

  當然,普京也沒有讓安倍失望,在門口帶著安倍2012年贈送的秋田犬來迎接安倍,雙方舉行了2個多小時會談,普京將於今年秋季訪問日本。日本媒體認為安倍與普京會面有望破解北方四島問題。普京既強調二戰的勝利成果,又要解決北方四島問題,豈不是矛盾嗎?其中的玄機在於,日本沒有追隨西方大國抵制冬奧會已經是給普京一個大面子,同時也是給奧巴馬一個下馬威,更重要的是消解中俄聯手的國際印象。至於解決北方四島問題那只是日本的一廂情願。

  遙想100年前,俄羅斯敗於日本之後將戰略注意力轉移到巴爾幹半島,與奧匈帝國一逐高下,而歐洲國際體系已經分裂為兩大對立的軍事同盟。東亞局變增加了歐洲體系的震蕩,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00年後的今天情勢截然相反,俄羅斯在歐洲一線面臨北約和歐盟的雙重壓力,俄羅斯的大門洞開,俄羅斯與歐盟在烏克蘭競爭激烈,沒有烏克蘭的俄羅斯就無法真正成為歐洲國家,普京所倡導的的歐亞聯盟也就只能是個空殼了。

  中日紛爭實則減輕了俄羅斯在遠東的戰略壓力,同時也增強了普京在俄歐博弈的定力與資源。普京在中日之間左右逢源其實獲得了轉移歐美在東歐施加的壓力。東亞地區的震蕩通過俄羅斯傳導至歐洲,100年來一直如此,只是形式、力道各異而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