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石之瑜:張王會對促進兩岸統一有效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3-04 08:54:43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知名現實主義學者約翰·米爾海默(John J. Mearsheimer)在美國重要的國際事務期刊《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上,發表了充滿挑釁意味的文章《和台灣說再見》(Say Goodbye to Taiwan),宣稱台灣在大陸勢力崛起的氛圍壟罩下,已無未來可言。此文立刻引起台灣各界的震動,並獲得瘋狂轉載。但在國民黨政府的立即回應中,絲毫沒有提及一國兩府的成就,反而是強調台灣可以影響大陸的民主自由,儼然自居於國際勢力的中國代言人,因而距離台獨立場遙遠。

  所以,台灣就算在制度上因為鞏固了分裂現狀而好像大有斬獲,也幫助國民黨在與民進黨鬥爭中取得一時上風,然而在國際上幾乎千篇一律地把張王會看成是台灣進一步陷進大陸的勢力範圍的主流看法下,必然影響到台灣有資源的人的情緒。他們向來見風轉舵,尤其是那些在台面上靠著動員台獨的民進黨領導,想必會因應潮流,腳踏兩條船。

  制度上看似鞏固了的分裂現狀,安撫不了台灣朝野領導階層躁動而無根的心態,他們在美國學術界或媒體智庫所散發的各種令人動搖的分析中,若是看不清楚或不再信任美國政府的保證,就會把政治目光與人際關係轉向大陸。假如大陸再適時予以利誘,與國際上的主流印象相互拉抬,造成台灣意見領袖在台獨無望的前景中,倒戈促統,大陸就算是以大謀勝小謀。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台灣主流民意也支持兩岸和解,但是反對統一的民意仍然是不降反升。民意更加執著於“中華民國”體制,更加反對現狀的變革,而在大陸似乎接受了如此現狀的制度趨勢中,台灣的民意只會更消極地面對統一。其結果,就算“中華民國”更名為台灣共和國的危機解除了,統一也隨之更遙遙無期。

  到底投機的台灣朝野領導日益向大陸的靠攏與表態,是否爾後能逐漸在台灣內部掀起促統的潮流,或在台灣民意拒統的前提下,他們充其量只能消解台獨於一時。如此答案充滿不確定性的習題,則似乎是積極求發展與維穩的大陸在慶祝張王會勝利成功之際,尚無暇顧及的大哉問,因而也是大陸評價張王會時的盲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