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朝鮮政權的饑餓遊戲

http://www.CRNTT.com   2014-03-13 10:04:13  


 
  一名叛逃者作證,1995年,即朝鮮開始餓死上萬人的時候,金氏政權耗費7.9億美元為其創始人金日成(Kim Il-sung)修建了一座陵寢。這筆錢本來足以彌補朝鮮四年的糧食短缺。

  調查委員會的報告帶來了幾項極大的啟發,指導我們如何處理糧食援助、制裁和外交方面的棘手問題,為全世界的民主國家呈上了一幅令人警醒的清晰畫面。

  首先,朝鮮領導人不關心人類生命或福祉,也就是我們之所以珍視和平本身的那些理由。其核武計劃的根源也在於同樣的病態思維——將軍事力量放在比人命更重要的位置上。朝鮮政權罔顧無辜生命的惡行意味著,該國核武帶來的威脅要高於其他國家手中的核武。

  其次,在平壤不發生根本性政治轉變的情況下,朝鮮有意造成的饑荒讓人懷疑,外界在讓其國民吃飽飯的事情上能起到多大作用。比起援助或“接觸”項目,普通民眾學會的應對機制——比如糧食走私、在隱藏的田地中種植,以及黑市交易——可能對終結饑荒並改變朝鮮社會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最後,饑荒結束多年後,為了阻撓朝鮮的武器計劃,聯合國對其施行了強制制裁,但這並未將其推回饑荒中去。這些制裁措施當然不是朝鮮人餓肚子的原因,卻可以成為一種迫使金正恩更明智地使用財富的重要手段。

  如果說金氏政權的交易以美元結算,那麼就必須經由受美國財政部監管的美國銀行的賬戶,而不是在兩家非美實體之間直接交易。這些“美元結算”的美國銀行構成了全球金融體系的樞紐。按照目前的法規,財政部有權截留此類資金並阻止它們從這一樞紐進出。審議中的美國法案將賦予財政部一定的權力,可以利用現有程序來為截留資金放行,用於一些特定目的,例如大批量採購糧食、藥物和人道主義補給,而不是武器和奢侈品。人道主義補給可以通過糧食計劃署來購買並分配,但該機構及其捐助國必須說服金正恩,保證把援助交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金正恩可能會接受這樣的協議,因為他還依賴國際金融體系來調動自己放在歐洲和中國的數億資金。歐洲的監管機構應當對以歐元結算的朝鮮存款施加類似的限制。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也需要通過自身的美國賬戶來接入國際金融體系。過去,它們一直不願拿這一點來冒險幫助朝鮮避開制裁。這是美國應當加以利用的金氏政權的弱點。

  這也是終結凄慘的朝鮮故事的希望所在。迫使金正恩改變財務上的優先事項正是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House Foreign Affairs Committee)的兩黨領導層共同推出的《執行對朝制裁法案》(North Korea Sanctions Enforcement Act)的一個主要目標。我們無需冷漠以對,或是抱有無能為力的錯覺。通過和平而有原則的政策來制裁金正恩的肆意揮霍,我們或許還有能力緩解乃至終結這種大規模的人間慘劇。

  喬舒亞·斯坦頓(Joshua Stanton)是一名律師,在www.freekorea.us上撰寫博客。2013年,他曾在朝鮮議題上為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工作,包括為《執行對朝制裁法案》做出貢獻。李成允(Sung-Yoon Lee)是塔夫斯大學弗萊徹法律與外交學院(Tufts University’s 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的朝韓研究金九基金會教授。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