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匯率擴大波幅是漸進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4-03-18 08:51:52  


  中評社北京3月18日訊/中國人民銀行3月14日晚間宣布,自3月17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原先的1%擴大至2%,這意味著人民幣匯率的波幅將增加一倍。

  海外網刊登財經評論人周俊生文章表示,央行此番動作,是中國在2005年實行匯改以後第三次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2005年匯改以後,人民幣走上了升值通道,為了改變這種趨勢,2007年5月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日浮動幅度由0.3%擴大至0.5%。但是,由於修改的幅度過小,它對改變人民幣升值趨勢並沒有起什麼作用,因此,2012年4月16日,央行再將這一幅度從0.5%擴大至1%。從這一次修改以後至今的兩年時間里,儘管人民幣匯率總體上仍然表現為升值趨勢,但在這個區間內的波動已經明顯加劇。因此,目前央行將這一浮動幅度再度擴大到2%,對於人民幣匯率的走向無疑將發生重大影響。

  文章稱,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此次擴大波幅之前,人民幣已經在幾個月內一改先前的升值慣性,出現了引人注目的貶值走勢。對於人民幣匯率今年以來出現的這種轉變,輿論普遍認為是央行為逼退境外熱錢而採取了幹預措施。長期的升值走勢使人民幣產生了一個投資窪地,最近幾年來,境外游資通過各種渠道源源不斷進入中國炒作人民幣,對中國經濟運行產生了很大的幹擾。央行通過幹預讓這些國際游資鎩羽而歸,也在情理之中。但央行對此進行了澄清,表示人民幣匯率波動是市場行為,不必過分解讀。央行的這種說法從總體上說也是站得住腳的,匯改將近9年來,人民幣長期處於升值通道,對中國產生了很大的壓力,如果央行要出手幹預,早就應該動手,用不著等到今天。

  但這並不等於央行對於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只能束手旁觀。事實上,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還沒有完全的市場化,仍然處於官方框定的一個範圍內。而從1%擴大至2%,體現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所遵循的原則,即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就像央行發言人所說,它充分考慮了經濟主體的適應能力,調整幅度也在各類市場主體可承受的範圍內。其實,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央行高層的表態已經向外界釋放了這種調整信號,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了“擴大匯率雙向浮動區間”的明確要求,因此,對於央行此次動作,市場是有預期的,而在此之前出現的人民幣貶值,更反映了市場對此的高度敏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