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公投能讓“地區獨立”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3-18 09:42:52  


反對克裡米亞從烏克蘭分離的韃靼人
 
  第三種情況更難上加難了,假如一個團體內多數人都願意獨立,就能單方面脫離嗎

  儘管第二種情況沒有“國際標準”答案,但是人道主義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道義上的正當性。另一種情況就更為難了,就是一個國家內部,某個地區如果多數人達成了一致,民主投票,想要分離出去,這行嗎?既然第二種情況都沒有國際共識,這一種就更難辦了。這樣的情況還挺多,除了前文提到的加泰羅尼亞之於西班牙外,蘇格蘭之於英國,魁北克之於加拿大等都是這種情況。嚴格說起來,克里米亞也屬於這種情況。

  不過,也許一個主權國家內部,民主投票下的分離問題不太應該放在國際法的視野下討論,也很難在主權國家之間有什麼共識。它主要還是一個國家的內政問題,討論它的正當性,得從內政入手。

在“一國內政”視野下,又該怎麼看呢?

  不太可能允許只要一個群體中的多數想分離就分離這樣的“絕對權利”

  在國際法院那份針對科索沃“宣布獨立”的著名意見書附錄中,法官優素福提到,探究自決權的問題,(能夠)防止現有國家內部宣揚民族和部族分裂的群體濫用這項重要的權利。的確如此,大群體之中有小群體,小群體之中還有小小群體……如果一個群體想分離就分離,那麼很容易就把社會秩序弄得亂七八糟的,甚至隨時都可能產生摩擦。也總不能強制性地劃一個線——XX萬、住在XX平方公里以上規模的群體才能公決能否分離;有著XX歷史淵源的民族才能公投是否分離。

  並且,分離出去的其實是領土和土地上的人民,在一片土地上總住著多種多樣的人,就拿克里米亞來說,俄羅斯族占多數,但也有烏克蘭人和韃靼人。韃靼人算是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二戰結束後被前蘇聯政府流放到中亞,直到蘇聯解體後才陸續回歸。據此前媒體報道,克里米亞—韃靼人議會多次表示,韃靼人希望留在烏克蘭。因為“他們不希望悲劇再次發生”。所以,少數人的權利怎麼算呢?其實,在科索沃,在加拿大的魁北克都存在著這樣的少數群體不希望分離的情況。

  不少人也擔心公投中的民意其實是被操縱後的結果。比如台灣學者謝瑞智在《公民投票:政治學的解釋》中就曾提過,希特勒於1938年為合併奧國,而表演得淋漓盡致、相當成功。

  另外,不能單說政治,獨立也是個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就拿經濟來說,一般而言一個國家的內部經濟聯繫很深,存在著利益分配,甚至債務問題。不是筆好算的賬。 “離婚”都可能是曠日持久的財產拉鋸戰,遑論地區的切割。

  所以,不必一說到地區分離就只記得主權、人權兩個維度,實際上,它是個非常複雜的多方面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