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航失聯事件 中國衛星做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4-03-26 09:43:45  


 
  此外,這次客機失聯後,還有一些平時低調的衛星也偶爾占據了新聞版面。首先,失聯後沒幾天,美國國防部就有官員聲稱美國的衛星監控系統未發現爆炸火光,所說的無疑就是美國的高空紅外監視衛星。這種大型衛星停留在距離地面36000公里的同步軌道上,外形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衝著地球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這個高度上,地面目標的細節是無法分辨的,但是這個衛星的主要任務就是檢測火光,其主要目標是觀測全球的火箭發射和大規模爆炸閃光。它是一種戰略預警衛星,可以有效監視別國的導彈和火箭發射,以及大規模的爆炸。如果客機墜機並發生爆炸燃燒,這種衛星確實有可能看到。

  但如果飛機沒有發生這樣的爆炸,比如法國447航班空難,飛機始終未發生起火燃燒,而是失速後以很低的速度撞入海中,紅外預警衛星當然也就不會看到。其實紅外預警衛星對於飛機墜毀的火光這樣的目標有一定的漏報率,因為它的主要任務是監測導彈發射時長時間的火光,而地面上的火光往往不止是導彈發出的,日出日落也會對衛星造成影響。歷史上美國衛星就曾將日出的陽光當成是蘇聯大規模發射洲際導彈。後來為了降低虛警率,衛星的軟件顯然做過一定修改。而今許多新一代洲際導彈採用速燃技術,盡量降低第一級火箭燃燒時間從而更有效地避免紅外預警衛星的報警。這說明紅外預警衛星的監視能力絕非萬無一失,所以這個報道也只能是一種道聽途說,當不得真。

  除此外,這次失聯事件中發揮重大作用的還有通訊衛星,尤其是最後確定飛機可能位置的海事通訊衛星。

  這次事件中,我國先後調動衛星估計已經超過30顆,其中至少有10枚做了軌道調整,由於衛星的運行壽命與星上搭載的燃料量有關,臨時調動衛星就等於大幅度消耗衛星的在軌壽命,這是極為昂貴的代價。不過,除美國之外的所有國家就算想付這個代價,也沒資格去付,就連繼承蘇聯豐厚遺產的俄羅斯,目前也喪失了這個能力。馬航失事的搜索工作或許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但中國展現的搜索能力已經充分展現了世界性大國的實力,證明了中國人比大多數國家要多一份安全保證。(席亞洲)

  原標題:馬航失聯搜救中衛星的作用 

  2014年03月25日09:26來源:觀察者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