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美國亞太戰略調整 台海和平起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4-03-29 01:25:16  


 
  (一)維護美國全球戰略格局和國家核心利益

  “大國在21世紀的世界政治中的確至關重要。就實力而言,大國在影響目前的權力結構和其他結構方面扮演著主要的角色。就身份而言,大國在社會結構中是一種敵人、對手還是朋友的結構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進而對國際社會的特徵起著重要作用。”⑤美國全球戰略的首要目的是繼續維持其世界主導權,尤其是防止歐洲和亞太等地區的潛在對手挑戰其地位,儘管“美國不是東亞國家,不涉及國家基本生存問題的核心利益,主要是發展的需求和欲求,目標設計主要傾向於維持現狀的持有型目標,使美國的國家利益不受損害。”⑥由於中國崛起“不僅在軍事和經濟領域突飛猛進,而且在國際舞台上的軟實力也不斷增強”,⑦故美國擔心中國這種多層面的崛起方式會全面稀釋其在世界的影響力,因而在戰略調整上繼續推行“以台制華”戰略,遏制中國影響力和實力向東亞之外的地區擴散。因此,美國試圖在大陸和台灣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希望兩岸保持和平穩定的態勢,採取的策略是“往往是在滿足某一方利益訴求時,盡可能通過各種方式對另一方進行安撫。”⑧可見,防止兩岸單方面改變現狀和不鼓勵雙方關係過於密切,被美國視為維護亞太地區穩定的能力體現,且事關其世界主導權。

  (二)防範中國大陸崛起挑戰美國亞太利益

  “美國地區戰略服從於並服務於其全球戰略,目標是擴大和維持美國主導性地位,企圖降低和打擊區域大國的挑戰意圖和能力。”⑨台海局勢並不僅僅是局限於海峽兩岸之間,而是與中國整體的和平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受到國際、國內多重因素的影響,但“中國現有的綜合國力及潛在的發展程度,從根本上決定了目前中國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統一過程中所能採取的戰略和策略。”⑩因此,台海局勢直接影響到中國國家發展戰略實現的和平環境問題。

  無疑,美國實施亞太戰略調整的重要原因是把中國作為一個對手來應對,試圖通過彰顯美國在亞太的超強軍事存在來阻止美國的經濟衰退,同時也可以延緩、遏制中國的發展速度。“中國的經濟增長對於美國的首要地位形成了潛在的長期威脅,美國嘗試在兩方面限制這種趨勢的影響。一方面,美國大力支持中國融入到諸如世界貿易組織之類的全球制度中;另一方面,它還試圖妨礙中國大陸向台灣或者是該區域內美國的其他盟友採取激進行動。”⑪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中國大陸對兩岸關係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的主控能力也逐步增強,這意味著美國利用台灣來實現其自身戰略利益的機會在不斷減少,但美國對這一問題干預從來沒有停止過。從台海局勢來看,美國的大戰略是將台灣作為牽制中國崛起的籌碼,希望長期保持對台灣局勢的控制,使之儘量符合美國的利益。

  (三)掌控台灣地區未來走向的戰略安排

  從整個亞太地區來看,台灣的戰略價值突出體現在關鍵的地理位置和較強的經濟實力這兩個方面,加之與周邊地區的經濟聯繫也非常密切,這成為其能夠在中美之間發揮作用的籌碼。美國一直認為台灣具有以下兩方面價值:一是在中美戰略博弈層面,保持台海形勢的適度緊張可以長期消耗中國的戰略資源,延緩中國崛起的速度,對其迅速成長為一個全方位的大國構成嚴重打擊;二是在東亞安全的層面,可以抵消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防止由美國主導的東亞均勢被打破,從而服務於美國低成本維繫世界霸權的目標。⑫

  但由於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特殊關係,其在國際事務中只能是各大國與中國進行戰略博弈的一個底牌,整體處於從屬性的地位。從目前的戰略決策來看,台灣當局的戰略決策缺乏自主性,依然是配合美國的“以台制華”策略,實施“聯美抗陸”政策。自2008年中國國民黨重新上台執政之後,儘管美國不再擔心台灣會走向獨立,但卻不樂見兩岸關係發展過快和交往過密。因此,奧巴馬政府通過派遣特使、學者等人士入台瞭解兩岸談判的進程和具體情況,並要求台灣當局能夠增強兩岸談判的透明度,以便美國可以掌控台海局勢的主動權。從美國戰略利益考慮分析,其既不希望兩岸關係鬧僵,也不願意在兩岸談判中被邊緣化,而是要繼續維持兩岸“不統不獨”的現狀,以便最大限度延滯中國崛起的步伐並從中漁利。一旦兩岸關係發展超出美國亞太戰略所許可的範圍,美國就有可能加大干預或阻撓兩岸協商談判的力度和方式,進而危害台海和平局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