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蘇貞昌借學運發動保位戰將適得其反

http://www.CRNTT.com   2014-04-05 09:31:19  


 
  但就正在此時,爆發了“太陽花學運”。這嚴重衝擊了蔡英文的“輸在最後一哩路”、“必須調整黨的兩岸政策”的論述,謝長廷的“和中”路線也被衝得無影無蹤,黨內的“交流派”更是被迫噤聲。這讓蘇貞昌暗喜,因為他與蔡英文在的距離,被大幅拉近。尤其是連蔡英文、謝長廷也被裹挾進“太陽花學運”之中,與他一道到“立法院”守夜靜坐為學生們打氣之時,蘇貞昌可能暗中大笑“天助我也”,他又掌握了主場優勢。於是,既可能是他的只顧“衝衝衝”,少作深思熟慮的特性變本加厲,也有可能是他要在一片“民進黨已經被邊緣化,無能力領導社會運動”的嘲笑聲中,擺脫這個困境,因而隨著學運發展到號召五十萬人在凱達格蘭大道集會的高潮之際,對《兩岸服貿協議》一再加碼,好像是要將民進黨提出的訴求,超越學運領袖,以彰顯民進黨不是學運的“尾巴”,更沒有被“邊緣化”。當然,更是要凸顯自己在黨內的主導地位,將在黨內沒有任何黨職的蔡英文“比下去”。

  由此,蘇貞昌所領導的民進黨的立場,來了個大幅跳,轉趨激進,由原本的並不反對“服貿”而變為“退回服貿”,背離自己原本“逐條審查、逐條表決”的主張。但“太陽花學運”在凱道集會中打出“捍衛民主、退回服貿”的旗號後,蘇貞昌不甘已被學運“追上”自己的主張,又進一步以民進黨中央黨部的名義,隨《壹週刊》夾報派發《服貿協議、立法監督、重啟談判》文宣冊子,提出“重啟談判”的更激進主張。而民進黨推出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文本,更是撿起已被扔進歷史垃圾堆的陳水扁“一邊一國論”唾沫,將兩岸關係定位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遠遠超越了蔡英文、謝長廷的兩岸關係定位認知,大有要趁著“太陽花學運”所掀起的“反中”惡浪氛圍,將這兩位自己在黨主席選舉的競爭者“壓下去”之慨。

  與此同時,蘇貞昌又操作民進黨中常會通過決議,將原定於四月七日至十一日進行的黨主席選舉的登記領表日程,延後到四月十四日至十八日進行作為在“主席保衛戰”中,反制蔡英文的重要嵌制手段。在將黨主席選舉的時程大為壓縮之後,等於是“廢掉”蔡英文在論述等方面的“武功”,使她難以充分發揮,而掩護蘇貞昌自己做論述方面的“弱項”。

  很明顯,蘇貞昌這樣做,是一為神功,二為自己。“神功”也者,當然是民進黨的選舉利益。但似乎並不對盤,因為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長、並不全部反對服貿,相反陳菊等縣市長還表態有條件地支持服貿。這就凸顯了“七合一”選舉是地方性選舉,地方需要出政績,而民進黨執政縣市大多是農業縣市,其漁農產品必須依賴大陸這個主要市場,他們可不敢斷了自己的“米路”。至於二為自己,當然是黨主席的“保位戰”,及爭取民進黨參加二零一六年的“總統”大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