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葉檀:蔣潔敏與宋林是怎樣誕生的?

http://www.CRNTT.com   2014-04-23 11:12:35  


 
  從中石油、華潤、三峽集團等曝光的案例,利益輸送貫穿所有領域,但大宗多以資源收購、工程外包、工程採購等方式進行。資源收購,不顯山不露水,找家馬甲公司做個虛假評估,少則幾億多則數百億的資金滾滾而來。誰又能忘記著名的魯能收購案例呢?700多億的魯能集團被37億收購,買家至今藏身幕後。
 
  上述案例是對大型國企的沉重打擊,這些被視為中國經濟長城的企業,已經被蛀得千瘡百孔,依靠這樣的企業振興中國經濟,前景非常黯淡。
 
  從理論上說,央企產權屬於全體國民,由國務院國資委代行產權所有人之責。諷刺的是,有主的產權正在經歷典型的公地悲劇,沒無主產權更甚。沒有人真正擁有這些產權,也沒有普通國民能染指這些產權,或者能對這些產權的處置說三道四,而公司的內控機制形同虛設。
 
  以往是通過稅收與國企紅利上繳,體現產權與分配權的公眾性。2007年10月開始,煙草企業及國資委監管的155家中央企業將陸續向財政部上繳總額約170億元人民幣的企業紅利,長達十餘年的央企不向政府分紅的歷史宣告結束。從2007年到2011年,共上繳3171.2億元,所得到的紅利不及上萬億利潤的零頭。從2011年起,央企被分為四檔實施徵收,上繳比例較2007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從2014年起,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將在現有基礎上再提高5個百分點。
 
  可笑的是,央企常能獲得巨額補貼,從2011年至2013年,中石油連續3年成為A股“補貼王”,分別獲得補貼67.34億元、94.06億元、103.47億元。這些資金到底補貼給了誰?說不定沉澱到了加州某幢豪宅。
 
  在看蔣潔敏、宋林等案例的時候,有個關鍵問題是,利益輸送背後真正的獲利者是誰,央企到底是誰的錢袋子?毫無疑問,貪婪的權貴之手伸進央企,成為央企產權的真正擁有者,可以隨時提現。
 
  真是諷刺,原本設立央企的目的,一是普惠國民大眾,二是制止權貴之手的利益侵蝕。現在兩條都做得七零八落,有時效果剛好相反,由於大量資源集中於央企,而權力又沒有得到有效制約,失去約束的權貴們剛好把社會財富連鍋整個端走。宋林等人做的,只是報效權力主子而已。所謂的股權多元化,上市,董事會內控機制,形同虛設。
 
  要防止病情加重的救急辦法,如目前所行。一是增加上繳紅利,體現普惠特質。二是設立中國版的廉政公署。
 
  中紀委反腐力度極大,從2012年12月6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案件查處”欄目通報首條案例至2014年4月11日,一共492天,共有285名領導幹部在此期間被通報涉嫌違法違紀行為,平均每周4名。同時,國資委已經傳出消息,鑒於央企腐敗案呈上升趨勢,將開展向央企派駐紀檢機構的試點。此外,央企紀委書記從5月1日起將不再分管其他業務,轉而專職“反腐”。也正是在宋林落馬的同一天,查辦腐敗案件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中紀委副書記張軍重申了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的部分內容,“查辦腐敗案件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在向同級黨委報告的同時,必須向上級紀委報告”,紀委向同級黨委負責,也向上級紀委負責,雙重領導體制開始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的重要內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