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什麼恨腰封?

http://www.CRNTT.com   2014-04-29 14:46:06  


受日式腰封的影響,中國港台地區也掀起了腰封熱。圖為村上春樹小說日文版裝幀。
 
三、腰封泛濫是出版業的主動行為嗎?

  不完全是,更多的是體制、機制原因逼出來的。

  1. 文化體制改革後遺症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文化體制進行了多次大型的改革。這些改革的結果之一是,出現了國營出版與民營出版共同發展的雙規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國有出版壟斷書號資源,擁有實際的出版控制權,而民營出版多是小作坊和工作室的形式。

  在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小規模的民營書商由於資源所迫,趨利屬性強,也就必然導致商業上的惡性競爭。“被推薦”現象、浮誇文案等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民營書商最早運作出來的。民營出版無法做大做強,只能在極端的競爭中求得生存。

  近幾年的改革又將國有出版單位一律市場化。之前甚少考慮過市場效應的國有事業單位,一夜之間成了自負盈虧的企業,不得不依靠書號資源與民營文化公司合作。這個過程中,“妖化”的腰封也成了體制內出版人為求市場效應而效仿的營銷手段。

  2. 缺乏權威的圖書評價機制

  在中國大陸,幾乎沒有任何權威的渠道可以讓讀者獲得真實可靠的圖書評價信息。遍布媒體的書訊、書評、推薦語,其中水軍的比例非常高;亞馬遜、京東、當當三大網店的排行榜多為出版商回購打榜打出來的。

  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下,讀者只能期望專家、學者、名人能說句公道話,為他們作推薦。而這就給了腰封上的虛假宣傳以可乘之機。

  3. 相對其他宣傳手段,腰封成本最低廉

  在日本或者在中國台灣,腰封在設計上是花了功夫的,是有些成本的宣傳手段。但是,在中國大陸,腰封幾乎沒有什麼成本。中國大陸腰封的使用材料多為封面邊角料,即做封面時切割下來的邊角廢料。這個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真正稱得上成本的是專家做推薦收取的費用或者是“被收取”的費用,因為有時候推薦人不願意收錢,出版商會想法設法付錢,為的是之後繼續為其推薦。據筆者觀察和了解,一般名家的推薦費在三千左右,個別人可以達到一萬元。當然,多數腰封的名家推薦是不用付錢的,是通過各種關係搞定的,還有就是梁文道式的“被推薦”。

  即便是付錢給推薦人,這也是最為廉價的宣傳工具。儘管腰封受到了很多讀者抵制,但依然是效果十分理想的宣傳工具。在這個人們的注意力不會超過0.3秒的時代,醒目的腰封的確能吸引一部分讀者的注意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