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趙春山:歐安會對和平協議有何啟示

http://www.CRNTT.com   2014-05-01 00:14:36  


 
  馬英九執政後,以兩岸和解實現台海和平,即是政府推動大陸政策的主軸,也是建立“國家安全”戰略的一道重要防線。馬英九認為,台灣必須成為台海的“和平製造者”。因此,早在2005年7月,馬在當選國民黨主席後,就把“連胡會”的五項共同願景,包括“和平協議”在內,納入國民黨政策綱領,並成為2008年參與“總統”大選的政見。2011年10月,馬英九在競選連任白皮書“黃金十年”中更強調“和平兩岸”,宣稱“在‘國內’民意達成高度共識,兩岸累積足夠互信的前提下,秉持‘“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的原則,通盤評估‘國內’外情勢發展,審酌推動兩岸商簽和平協議,以維護兩岸永續和平。”談到兩岸和平,馬英九特別注意西方學者研究維也納會議(1814-1815)後,導致和平時期原因作出的結論,認為“人必須先改變思維,才能改變行動。”至於如何建立兩岸關係的新思維,馬英九強調必須放棄過時的“單邊主義”(unilateralism)模式,馬英九認為只有放棄單邊主義思維,兩岸才能用同理心看待對方,才能站在對方的立埸思考問題,才能免於因堅持主觀意願,從而忽略了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其他客觀環境因素。馬英九據此提出“和解制度化”的主張,認為兩岸藉由一個制度化的過程,可以建立起諸多明確或潛在的原則、標準、規範以及程式,也讓雙方的期望能有所交集。馬英九認為,正由於這樣的交集,在兩岸關係中產生了可預測性與信任感,因此促成了台海與區域的穩定局勢。馬英九更指出,“和解制度化”除了要減少誤判的可能性外,更重要的是,還要讓任何企圖扭轉此種趨勢的成本增加。

  如上所述,追求和平曾是兩岸執政當局共同的願望,有其持續性的一面;但在認知對方背後的政策目標時,因為缺乏互信而產生的疑慮、錯估和誤判,卻造成兩岸關係長期的緊張不安。造成兩岸缺乏互信的原因,有歷史的因素,生活方式和制度的不同,也有因為政策偏差而產生的後遺症。

  2008年國民黨重返執政地位,兩岸決策當局採取的和解政策,是促使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階段的關鍵因素,讓“和平協議”成為各方關注的議題。儘管如此,雙方仍未建立穩固的互信基礎,來落實“和平協議”的主張。例如,不僅李登輝執政後期和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兩岸政策,被對岸視為具有“台獨”的傾向,連馬英九提出“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現狀”的說法,也被對岸有些人形容是“獨台”,或是“和平分裂”的固定化。另一方面,在台灣內部,也有人把對岸提出的“和平協議”視為“統一協議”,極力加以抗拒。值得注意的是,民調顯示台灣民意對中共政權和大陸民眾的不良形象有增無減,使得理性討論“和平協議”的空間大為縮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