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14-05-02 09:51:00  


  中評社北京5月2日訊/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並強調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人民日報發表清華大學教授常修澤文章表示,在新階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應從產權開放和產業開放兩個方面著手。

  文章分析,從產權開放看,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應實行“四線並進”。

  第一條線,立足於國有企業,吸引民營資本、外資與國有資本融合。當前,國有資本是我國最重要的資本力量。經過30多年的改革,目前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混合所有制有一定進展。在中央企業及其子企業中,引入非公資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大約占企業總戶數的50%左右,地方國有企業的這一比重稍高一些。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中央企業及其子企業中,尚未引入非公資本形成混合所有制的仍占50%左右;即使引入非公資本形成混合所有制的,絕大多數依然是國有控股,一般參股的較少;引入非公資本的主要在子企業這一層,而中央企業母公司寥寥無幾。儘管並不是所有中央企業母公司都要改成混合所有制企業如涉及國家安全的仍應採用國有獨資的形式,但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仍有巨大空間。

  第二條線,立足於民營企業,讓國資、外資與民營資本融合。民營資本是改革開放以來新崛起的一支資本力量,具有發展混合所有制的潛力,但過去的研究對民營獨資企業改造成混合所有制企業重視不夠。《決定》提出“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是一個新的命題。

  第三條線,立足於外資企業,讓國資、民資與外資融合。改革開放以來,外資在我國已有較大規模。隨著外資企業資本擴張需求的增強,相信會有一部分積極參與國企改革和民企發展,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的另一支力量。在這方面,利用跨國併購方式發展混合所有制具有相當大的空間。

  第四條線,立足於企業員工,實行員工持股。《決定》指出,“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雖然各類企業員工擁有的財產數目不大,但由於人數眾多,聚沙成塔,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而且,這有利於“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在這四條線中,前兩條線是重點,而第一條線是重中之重。兩條重點線實際是兩個思路:一個是瞄准國有企業的“國企改革式”;一個是立足於民營企業的“民企發展式”。二者並不是矛盾和排斥的,而是平等競爭、共同發展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