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
郭震遠:台灣的“國際空間”有何新狀況? | |
http://www.CRNTT.com 2014-05-25 00:17:49 |
進入深水區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在經歷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起步階段後,現在這一進程進入了深水區,即進入了兩岸關係各種深層次問題不可避免地被觸及,並且必須逐一處理、解決的階段。兩岸關係的本質是政治關係,是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的雙方的關係。這決定了,在深水區觸及並處理的兩岸關係的深層次問題,必然都是兩岸關係中重大的政治問題,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就是其中重要而又特殊的一個。這一問題是兩岸關係中,最直接涉及中國領土主權完整的問題,因而對其處理時,可能的“彈性”最小,難以通過大陸的重大讓步實現雙方的妥協或狹義的“雙贏”,而必須探索、創新處理的新思路和模式。如前所述,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起步階段,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有所緩解,主要是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期間形成的。這一問題的最終處理、解決,必須也只能在深水區完成。更須重視的是,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受兩岸關係、國際環境以及島內政局變化的影響,不斷發生變化,不斷有新情況、新問題出現。實際上,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正是台灣“國際空間”問題在新形勢下的表現。 近年來,在台灣嚴峻的國際困境明顯緩解的同時,台灣的“外交”出現了更主動、積極的動向。2012年8月馬英九提出“東海和平倡議”、提出推行“小國外交”、爭取加入更多國際組織等等。現在,台灣人士越來越多地強調台灣的“國際參與”問題,而傳統的台灣“國際空間”問題卻日益較少提及。這反映了台灣“外交”指導思想的變化。從字面看,“國際參與”是過程,而“國際空間”是結果,二者似乎只是側重不同,但實際上,二者內涵完全不同。台灣人士強調“國際參與”,其實強調的是台灣積極爭取參與更多國際事務,同時也希望以此爭取國際同情和島內支持。 馬英九當局積極、主動的“外交”努力,到目前還沒有突破一個中國的框架,例如,沒有恢復已停止五年的爭取“參與聯合國”等,所以,大陸方面沒有對這些“外交”活動明顯反制。其實,馬英九當局推行更積極、主動的“外交”,在馬英九20111年爭取連任時,就已有明確表述,其競選綱領“黃金十年”的“外交”部分,就把“擴大參與”作為第一條“施政主軸”。可以說,在台灣嚴峻的國際困境明顯改善後,馬英九當局必然會推進更積極、主動的“外交”,這是馬英九堅持“中華民國是獨立主權國家”的立場,以及維護“台灣安全”、擴大“台灣國際影響”等理念決定的。如何處理台灣推進積極、主動的“外交”,對兩岸都是重要的考驗。對於兩岸的共同考驗是,如何保持兩岸和平發展進程,不因台灣積極、主動的“外交”嚴重受損;其中,對台灣方面,則是如何在擴大“國際參與”中,不突破一個中國框架;對大陸方面,則是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台灣的“國際參與”。這實際上是,在兩岸和平發展進程進入深水區後,在兩岸關係既明顯改善,而最基本的問題又未能解決的形勢下,傳統的台灣“國際空間”問題新的表現。 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歷來與中國的國際環境密切相關。總體上看,國際環境對中國有利,則台灣的國際處境相對不利,反之亦然。但是,近年來中國的國際環境出現了明顯的複雜化。中國GDP總量鞏固地居世界第二位後,在中國國際影響和作用持續增強的同時,一些國家對中國的疑慮、防範也有所加強。顯然,中國的國際環境變化既不是簡單的更加有利,也不是簡單的更加不利,而是在總體更加有利的同時,出現局部、暫時的不利,即更加複雜化。中國國際環境複雜化,必然導致台灣國際處境複雜化。應該說,很多台灣人士比較清醒地認識到,中國GDP總量鞏固地居世界第二,是中國國際影響和作用更加增強的一個節點,由此,台灣在國際社會必然進一步邊緣化,台灣的“國際空間”完全可能被進一步壓縮,而其“國際參與”必將更加依靠大陸的善意。這部分人士的上述認識,符合實際,將可以引導台灣“外交”更加務實地處理“國際參與”等事務,不會激化兩岸關於台灣“國際空間”問題的矛盾、衝突。但同時,也有部分台灣人士認為,美、日等對中國的疑慮、防範有所加強,有利於台灣戰略地位的增強、“國際空間”的拓展。台灣推進積極、主動的“外交”,這些人士的上述認識不無影響。值得重視的是,雖然持有這種認識的台灣人士人數不多,但他們的影響超過他們的人數。因為他們的認識與台灣當局的心態在很大程度上相通,所以,可能對台灣的“外交”政策產生較明顯影響,使之更趨於積極、主動。這很有可能導致兩岸在台灣的“國際空間”問題上的矛盾、衝突有所加劇。需要注意的是,在中日、中菲島嶼主權之爭激化以來,國際華人社會及兩岸民眾都呼籲兩岸聯手維護中國主權,但台灣當局均明確回絕。這表明了台灣當局始終把所謂的台灣利益置於首要地位的立場。顯然,在很長時期內,期待兩岸進行國際合作不切實際。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