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軍:李克強的經濟平衡術

http://www.CRNTT.com   2014-05-29 08:58:31  


 
  過去不斷出現的這一景氣循環周期意味著硬著陸沒能發生,這一點讓很多外部觀察家感到意外又不得其解。在他們看來,中國經濟的宏觀特征很容易讓硬著陸出現在每一次的過度繁榮後,就像駕駛員每一次遇到險情需要緊急制動一樣。

  硬著陸得以避免的一個基本原因是,前一輪因經濟繁榮而快速累計的債務和金融風險,總是可以容易地被新一輪投資擴張的機會吸收掉。這算是幸運,更幸運的是,新一輪的投資機會總是隨後就出現了。即使在十年前,當中國政府面臨擺脫通縮的困局時,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在為出口打開方便之門,更重要的是,屆時國內城市住房市場化改革的巨大紅利和空間還沒有真正釋放。在這種情況下,閑置的資本和危危可岌的債務鏈條,很快就被新一輪投資機會的到來挽救了。只要有新發現的投資機會,只要那些投資機會是真實的,投資效率和勞動生產率就得以提高。

  今天情形不及當年。如今歐美的出口市場轉入了新常態,國內房地產市場因過度投資已出現供給過剩,而製造業領域的資本閑置已成普遍現象。這一局面的成因不僅是上一輪擺脫經濟通縮的政策結果,更是五年前過於激進的四萬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的產物。這一計劃留下的另一個遺產是貨幣(M2)的大規模超發,這著實讓地方政府被債務纏身而不能自拔。在短期內,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新一輪投資機會很快的到來。今天很多經濟學家之所以認為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概率增大,短期不容易獲得看得見的新一輪的投資機會或許是一個重要決定因素。

    2014-05-26 08:18:24來源:財經綜合報道 FT中文網 作者:張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