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全面降准的時機成熟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5-29 08:56:49  


 
  首先,目前融資難、融資貴已經成為影響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問題。在定向降准措施推出一段時間後,決策層和監管層將視其作用決定是否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如經濟薄弱環節的融資環境有所改善,融資成本有所降低,那麼全面降准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反之,則不排除繼續推出定向政策或全面降准的可能性。

  其次,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將對貨幣政策走向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今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雖仍在目標區間內,但在一系列微刺激政策的作用下,假如第二季度經濟運行狀況仍無明顯改善,則下半年貨幣政策進行預調微調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即全面降准就不會只是停留在市場預期上了。

  按以往慣例,在第二季度經濟數據發布後,決策層將召開會議討論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由此可以確定,在此之前宏觀政策應會保持穩定。

  第三,從現在的情況看,央行動用公開市場工具即可將流動性控制在“適度”水平。如果不再發生類似於去年6月份的“錢荒”,僅從流動性方面考慮,全面降准似無必要。

  27日,央行僅在公開市場進行了200億元28天期正回購操作,這一規模創下年內單日最低水平。本周公開市場到期資金量為500億元,因此本周已實現資金淨投放300億元。因為時至端午節又逢月末,央行在公開市場繼續實現資金淨投放,以應對跨月跨節因素對資金面的影響。上周公開市場淨投放量為1200億元,創下四個月以來的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僅在1月份進行了多個期限的逆回購操作向市場投放資金,在2月27日使用了一次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回籠流動性,操作規模1000億元,今年首季央行還累計開展常備借貸便利(SLF)3400億元。這就意味著,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就有一攬子政策工具可供調控流動性使用。

  文章指出,影響貨幣政策微調與否的主要因素是第二季度經濟增速和經濟薄弱環節的融資環境與融資成本,如果它們繼續偏離全年目標,更多的寬鬆政策就有可能出台,其中就包括全面降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