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羅斯不是在崛起 而是在衰退

http://www.CRNTT.com   2014-06-02 08:40:55  


  中評社北京6月2日訊/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洛賓•尼布利特在接受日經中文網採訪時稱,俄羅斯並不是在崛起,而是一個在衰退的國家。因此才拼命維持其大國地位。(與全球化背道而馳)力爭保持勢力範圍的俄羅斯注定會失敗。與之相對,中國則在尋求平衡。其原因在於,一方面中國希望恢復歷史上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中國很清楚樹敵將對經濟造成消極影響。

  記者:在俄羅斯和中國等國,憑借力量說話的理論似乎重新抬頭,對此您怎麼看?

  洛賓•尼布利特:正如19世紀至20世紀初,國家間的競爭日趨激化,憑力量說話的現象的確十分突出。不過,經濟的全球化產生了與當時完全不同的狀況。創造財富的企業並非屬於某個國家,而是構築了全球性的供應鏈。憑借軍事力量支配國家的方法阻礙了企業活動,將經濟增長的萌芽毀於一旦。

  俄羅斯並不是在崛起,而是一個在衰退的國家。因此才拼命維持其大國地位。(與全球化背道而馳)力爭保持勢力範圍的俄羅斯注定會失敗。與之相對,中國則在尋求平衡。其原因在於,一方面中國希望恢復歷史上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中國很清楚樹敵將對經濟造成消極影響。

  記者:有觀點指出美國的衰退是俄羅斯失控的原因,您怎麼看?

  洛賓•尼布利特:美國的領導力曾被過度誇大了。美國只在遭受恐怖襲擊後的短時期內顯示出了其壓倒性實力。阿富汗局勢迅速惡化,伊拉克戰爭的成功也未能持續很長時間。冷戰結束後,主導中歐和東歐整合的是歐盟(EU)。戰爭確實削弱了美國的實力,但也讓美國重新認識到軍事並非指導力的核心。如今,美國已開始有選擇性地參與國際問題。

  烏克蘭危機方面,奧巴馬總統扮演著傳統指導者的角色。雖然軍事介入敘利亞在美國國內並未獲得支持,不過對抗俄羅斯卻獲得了超黨派的支持。其原因在於這涉及到地緣政治學上的利益,取得冷戰勝利的美國是不可能讓俄羅斯收回烏克蘭的。儘管無法派軍隊介入敘利亞局勢,不過美國選擇在烏克蘭問題上與俄羅斯對抗。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