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美國在獲得亞洲還是失去亞洲?

http://www.CRNTT.com   2014-06-03 09:26:49  


 
  更嚴重的問題在於美國實現全球性地緣政治利益和絕對安全的方法。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加強和同盟的關係。在亞洲,為了再平衡中國,美國強化著和同盟的關係,而這也在急劇地改變著美國的同盟與中國的關係。美國的同盟戰略,使得亞洲不可能形成傳統的自然區域國際關係秩序。如果沒有美國因素,美國的這些同盟國就會找到其他更有效的辦法來和中國打交道。但和美國的同盟關係給它們一個想象,好像不管它們對中國採取什麼政策,美國都會永遠在背後支持。這就給這些國家提供了“綁架”美國的條件。為了制衡中國,美國似乎更願意被“綁架”。在這個過程中,美國也失去了很多東西。

美國信譽“附加值”在遞減

  首先,美國信譽的“附加值”在迅速遞減。美國能夠真正保護這些同盟國嗎?在這個問題上,人們並沒有共識。有人相信美國在衰落,有人相信美國仍然會保持為最強大國家。但中國已經崛起並且還在繼續崛起則是普遍共識。中美關係是今天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誰也缺少不了誰。同時,美國在同中國的合作中可以獲得巨大利益,至少是經濟利益;這種利益遠超過美國和一些同盟國的關係。因此,越來越多人也開始相信,如果中國和菲律賓發生衝突,很難說美國願意為了菲律賓和中國發生正面衝突。在人們的認知中,隨著中國變得越來越強大,美國對其同盟所做出的“承諾”的實際價值正在遞減。

  其次,美國也正在失去其國際關係中的道德立場。這主要表現在日本問題上。在冷戰期間,美國為了對付共產主義陣營,原諒了日本。今天,美國為了對付中國,也在原諒日本。但日本可以通過美化戰爭的歷史,來成為正常的亞洲國家嗎?中國和韓國決定不忘記歷史。日本的國家正常化並非中、韓等國所能制約,更多是美國的事情。但一個美化戰爭的日本,很難讓中國和韓國接受。即使這兩國被認為是“過不了歷史這一坎”,但道德上並不為過。東南亞一些國家決定“原諒”日本,只是說它們採用了現實主義的態度,並不是說它們承認日本侵略的正當性。從長遠看,一個沒有道德立場的美國,很難讓中、韓等亞洲國家接受其領導地位。

  和從前的一些大國一樣,美國背負著大國所特有的同盟負擔。一個國家能夠有多少國際空間,完全取決於其實力。實力強了,不擴張空間也會擴大;實力弱了,拼命維持最終也會衰落。清朝就是因為不切實際地要去實現對朝鮮半島的“承諾”,直接導致了和日本的戰爭。如果清朝能夠及時“退出”和朝鮮的“同盟”機制,情況就會有所不同。“退出”國際空間做得比較成功的案例,是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從其殖民地的“退出”。這些國家都能夠果斷決策,體面地退出殖民地。蘇聯的解體也和其同盟政策有關。蘇聯如果更早地“退出”,情況就會很不同,至少不會突然解體。今天的美國也面臨其同盟的負擔。儘管國力不那麼行了,但還是想方設法來“平衡”中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