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貨幣政策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4-06-11 08:45:18  


中國貨幣政策應該更加超脫一點,不應該承擔過多的不應該承擔的東西,而應讓貨幣政策的目的更加簡單一點,純粹一點。
  中評社北京6月11日訊/6月9日,央行決定自6月16日起,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南方都市報發表經濟學博士馬光遠文章分析,相對於4月25日央行僅僅對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縣域農村合作銀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的舉措,本次下調準備金涵蓋的金融機構範圍顯然要更為廣泛。按照央行的標準,適用本次下調準備金的金融機構,指上年新增涉農貸款占全部新增貸款比例超過50%,且上年末涉農貸款餘額占全部貸款餘額比例超過30%;或者,上年新增小微貸款占全部新增貸款比例超過50%,且上年末小微貸款餘額占全部貸款餘額比例超過30%。據此標準,此次定向降准覆蓋大約2/3的城商行、80%的非縣域農商行和90%的非縣域農合行,以及央行特定下調其準備金的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也就是說,本次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的機構,並不包括具有風向標意義的國有五大行以及一些大的股份制銀行,從釋放的流動性的量而言,也不過區區的1000多億元而已。

  特別是,央行在官方文件解釋這次“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政策時,明確指出兩點:一是當前流動性總體適度充裕,貨幣政策基本取向沒有改變;二是此次定向降低準備金率是要鼓勵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將資金更多地配置到實體經濟中需要支持的領域,確保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更加順暢。並且要求“金融機構應切實按照信貸政策導向要求,將釋放的資金投向三農和小微企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促進信貸結構優化”。央行的意思很明確:這不是全面寬鬆,也不是刺激政策,而是定向扶持“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正常舉措而已。

  文章認為,事實上,這次準備金率的“定向下調”無論是下調的背景以及採取的方式,無疑給了外界更多的想象空間。和4月25日只對特定金融機構下調存款準備金不同,本次下調是對以前在“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機構,也就是說,除了國有五大行以及一些大的股份制銀行,絕大多數中小金融機構都在本次政策涵蓋之內,從金融機構的範圍而言,這是一次“普惠”政策而非“特惠”政策,從釋放出來的資金流向而言,儘管央行在官方文件中“希望”這些資金流向“三農”和小微企業,但既沒有明確的要求,更沒有可以具體監督這些資金流向的路徑,在這種情況下,資金南轅北轍,流向房地產以及一些產能過剩行業的暗道肯定存在。

  而且從目前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面而言,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受美國退出“量寬”政策的影響,流動性緊張導致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已經成為常態。流動性的緊張不僅僅存在於“三農”和小微企業,可以說,受整個結構調整和產業周期的影響,中國全行業流動性緊張已是不爭的事實。包括房地產在內的行業今年出現明顯調整,最根本的原因是流動性緊張所致。北京等一線城市前5個月住宅成交量的暴跌及二手房價格明顯的回調,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流動性短缺導致行業調整周期提前到來。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