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本紙媒為何長盛不衰?

http://www.CRNTT.com   2014-06-17 13:11:42  


 
  日本新聞廣告收入也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據日本最大廣告商電通公司統計,2005年,日本報紙類廣告總收入為10377億日元(1日元約合0.06元人民幣),到2011年已降至5990億日元。

  但是,傳統紙質媒體依靠長期強勢發展,已經建立起了難以撼動的良好口碑。據日本新聞協會2013年的統計,每1000名日本人的報紙擁有率是469份,每個家庭擁有0.86份報紙。如此巨大的讀報需求,讓網絡等新媒體很難在短時間內取而代之。

  那麼,日本傳統媒體為何能具備如此強大的抗擊打能力?在筆者看來,報刊文化深深地滲透到社會的最細微之處,是日本媒體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根基。

報刊文化的“人情義理”

  日本人經常很自豪地說:“我們國家沒有一個文盲,人人愛讀書看報。”事實的確如此,日本的教育程度與國民素質能夠領先世界,與民眾喜歡讀書看報是分不開的。

  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日本傳統媒體既是推動者,也是獲益者。日本的報刊培養讀者是從小孩到老人、從城市到農村,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日本的小學和中學大多專門配備有新聞教育輔導員,從小就對學生實行媒介啟蒙教育,並指導學生自己辦刊辦報,學生入學後就與報刊結下了不解之緣。

  令筆者感觸很深的一件事情是:日本每一家大報,每個星期都會出現“兒童專頁”,主流雜誌也會連載面對孩子的漫畫。《產經新聞》的“讀者之聲”專欄,每周都會發表中小學生的文章。一個家庭的兩代人共讀一份報刊,這種方式非常溫馨,也更容易讓孩子們在父母的帶動下,養成閱讀習慣。

  “送報人”這個群體也很值得一說。二戰後,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城市生活中,“送報人”占據著重要位置。很多從農村進城尋求更高教育的年輕人,靠當“送報人”掙學費,完成學業後在城市裡落地生根。這種特殊的經歷,是報刊在50歲以上日本人,特別是那些年輕時從鄉村到城市的人群當中,仍然非常流行的原因之一。報刊對於他們來說,承載著一份珍貴的青春記憶。

  日本報刊發行員不僅是送報刊那麼簡單。他們還為當地社區提供了各種服務,甚至填補了政府職能的空白。比如,在日本人口稀少的農村,老齡化很嚴重。發行商會為老人提供租借輪椅的服務,或者定期走訪獨自生活的老人,看一看老人的生活狀態,察看一下老人是否還健在,並送上一些生活用品。

  報刊文化之中融入了日本社會最注重的“人情、義理”,他們的舉動贏得了民眾尊重,也為媒體贏得了讀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