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FTAAP將主導未來亞太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4-07-14 08:46:07  


 
  第二類是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為代表,包括東盟10 國,以及中國、印度、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但由於並不包括最大經濟體美國,因此,更高級別的國際貿易規則也恐怕難以真正實現。

  第三類以東盟為主的FTA。東盟自貿區是亞洲較早的FTA,目前已經通過四個主要協議加速經濟一體化進程,分別為1992年東盟自貿區關稅優惠協議方案(CEPT-FATA)、1995年東盟服務框架協議(AFAS)、1996年東盟產業合作方案(AICO)、1998年東盟投資領域框架協議(AIA)。

  然而,綜合以上這三類FTA的分析能夠看到,由於各自貿區原產地規則不同,同一種產品來自不同區域和國家關稅不同,安全標準、環保標準、市場准入標準不同等難免要加大各國外貿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並不利於全球貿易效率的提高和公平競爭,因此整合亞太區域FTA,促進亞太貿一體化迫在眉睫。

  文章指出,一直以來,在促進貿易全球化、自由化立場上,中國始終堅持以多邊貿易為主,區域貿易安排為輔的立場。各類型的自貿區,秉持開放、透明、非歧視的原則,朝著統一的多邊規則而努力,實現各個自貿區的有機重合,如果各行其是、相互排斥,搞歧視性和排他性,將偏離融合趨勢,造成全球價值鏈和多邊規則的碎片化,也可能導致貿易保護主義,各種保護主義的抬頭,這是貿易全球化的倒退。

  另一方面,價值鏈是亞洲區域貿易整合,推進貿易一體化的基礎。近幾年,全球經濟中心逐步“東移”,貿易規模迅速擴大。數據顯示,過去10年中亞洲對歐美出口所占比重明顯下降,但區內貿易比重大幅上升,區內貿易更為緊密,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價值鏈和“新的雁陣模式”。統計依存度指數等均不斷攀升。目前亞太地區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貿易總量約占世界貿易總量的46%,區內貿易比重高達67%。2000年以來,中國同周邊國家的貿易額從1000多億美元增至1.3萬億美元,已成為眾多周邊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重要投資來源地。目前,中國與周邊國家貿易額已超過中國與歐洲、美國的貿易額之和。

  文章認為,在亞洲空前的發展大潮中,中國的拉動作用越來越突出,未來5年,中國將釋放64萬億元購買力,有望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進口市場和增長最快的進口市場。中國與亞太地區貿易、產業分工深化導致已形成緊密的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建設亞太自貿區(FTAAP)、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該地區各成員的共同利益所在。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4年APEC會議的核心議題之一,就是通過進一步推進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建立亞太自貿區(FTAAP)促進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目前, APEC貿易部長會議已經批准了《促進亞太地區全球價值鏈發展戰略藍圖》和《全球價值鏈中的APEC貿易增加值核算戰略框架》;通過了《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絡倡議》《建立APEC供應鏈聯盟倡議》,同意推動建設亞太綠色供應鏈網絡,致力於提升亞太地區貿易便利化水平,這在一定意義上不僅整合了現有亞太區域內的FTA標準,也有望在更大範圍內促進亞太貿易乃至全球貿易的融合,真正推動新一輪貿易全球化和自由化發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