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王世襄藏品拍賣啟示錄

http://www.CRNTT.com   2014-07-23 15:13:14  


【唐 “大聖遺音”伏羲式琴】
 
細數驚艶拍品背後的故事

  【唐 “大聖遺音”伏羲式琴】

  尺寸:長121厘米

  專場:中國嘉德2011年春拍“儷鬆最珍——唐琴‘大聖遺音’”

  《自珍集》由近三百件“儷鬆居長物”集結成册,開篇之首即為此琴。據介紹,大聖遺音琴原為北京著名琴家錫寶臣先生所藏,1948年,王世襄、袁荃猷夫婦以飾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再加翠戒指三枚換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張“神農氏唐琴”,不僅草書琴名“大聖遺音”與之相同,漆色、斷紋、池沼、年款也完全一致,因而兩琴應制於同一時代又出自同一人之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著名古琴鑒定家鄭瑉中先生認為此琴應是唐琴的標準器,歷經千年而未曾破腹大修,極為難得。

  2003年秋拍,這張古琴作為第123號拍品排在古琴類別的第一位。拍賣師高德明首先請現場競拍者欣賞了一段由鄭瑉中使用“大聖遺音”彈奏的《良宵吟》錄音,未見琴身,先聞琴聲,而後給出250萬元的起拍價。“250萬有沒有回應?”話音剛落,會場前座的一位買家大聲報價“600萬!”會場一片驚嘆聲和掌聲。此後經過十幾輪的激烈爭奪,39號牌持有者,一位操著東北口音的競拍人一舉定價,以891萬元成交。

  曾有記者將這一消息告訴王世襄,當時他知道自己的東西都尋到了新主人很高興,但同時也表示:“賣多少錢都無所謂,我已經90歲了,對一切都看得很淡,如果我年輕一些,也不會賣它們。”不過王老斷言:這張“大聖遺音”伏羲式琴肯定還能升值。果不其然,當2011年春拍這張古琴再次亮相中國嘉德為其單獨設立的專場時,便艶驚四座,以1.15億元的天價拍出,從“收藏佳話”轉身成為“市場神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