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7月金融數據在訴說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4-08-15 08:57:39  


  中評社北京8月15日訊/7月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雙雙回落,主因是穩增長邊際力度減弱導致基建投資不足以對衝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的頽勢。至少從中期來看,投資對於中國經濟增長而言,仍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實際上,實體經濟的盈利能力和投資率已連續脫靶,高位的投資率的支撐主要依賴於國有部門加杠杆,除非房地產處於景氣區間,否則私營部門的內生投資動力是不足的。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宏觀研究員李奇霖文章稱,房地產投資見底遙遙無期。去年資金利率大幅飆升導致金融機構配置按揭貸款動力大幅減弱,但房價高高在上,沒有按揭貸款的支持,普通居民很難全款購置房產。房地產銷售疲弱、庫存高企、開發商融資條件偏緊,上半年房地產投資趨勢性走弱。

  從歷史經驗看,房地產銷售領先房地產投資見底,時滯大約是半年左右。但目前看,房地產銷售尚未見底,全年房地產投資底部難尋。

  製造業投資將面臨長趨勢下降。企業的盈利能力是決定製造業部門投資的核心因素。但考慮到房地產下行未見底、經濟總需求羸弱、新經濟並未大規模形成、產能過剩局面未得到根本緩解的情況下,企業盈利能力難有根本改善,製造業的內生投資動力是不足的。

  文章表示,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均趨勢性下降的背景下,經濟企穩高度依賴基建投資托舉。二季度經濟托底實際上就是依賴基建投資對衝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的下滑。但受房地產低迷的拖累,基建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土地出讓金捉襟見肘。為了穩住經濟,採用定向寬鬆貨幣政策,讓貨幣行使部分財政化職能為基建投資項目輸血應運而生。

  依賴基建投資穩增長的政策是為了托底經濟,目的在於“托而不舉”,當經濟有企穩跡象時,政策會淡出穩增長。從信號上看,二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明顯淡化了對經濟增長的表述,反而是強調了債務風險和潛在的通脹壓力。從數據上看,7月財政支出有所放緩,財政存款增量超越季節性增長,定向寬鬆力度減弱 (僅有100億票據貼現支持三農),基建投資增量不足。

  然而,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房地產投資趨勢性向下,新經濟規模尚未大規模形成,經濟高度依靠基建托底的時候,沒有了基建投資也就意味著沒有了實體融資需求。7月的金融數據告訴我們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