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黃嘉樹:兩岸關係新思維“同與異”

http://www.CRNTT.com   2014-08-31 00:06:41  


和平發展應是紅藍綠三方最大公約數。
  中評社香港8月31日電/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黃嘉樹在《中國評論》月刊8月號發表專文《論兩岸關係新思維中的“同”與“異”》,作者認為:“兩岸關係自2008年邁入和平發展的新階段,而今已有六年。在這六年乃至前此更長的時光中,分屬兩岸紅、藍、綠陣營的專家學者們都對兩岸關係的未來做出自己的思考和研判,其中不乏結合國際和兩岸新形勢對本陣營的傳統戰略和論述再做梳理、揚棄乃至提出創新見解的新思維。兩岸能有今日和平發展的好局面,實有賴於這些新思維的相互撞擊。今後兩岸關係要順利走出“深水區”,更有賴於紅、藍、綠三方皆能拓展新視野、完善新戰略、開闢新路徑、創出新格局,而所有這些“新”最終還是要以新思維做指針。新思維一旦系統化,條理化,就變成新理論。同一方的學者之間往往有不同觀點,需要整合出本方共識性的新思維乃至新理論;然而三方各自有新思維或新理論還不夠,關鍵是三方的新思維要能最後交融到一起,形成對兩岸都有約束力的框架性文件,才能真正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提供可長可久的制度化保障!”文章內容如下:

  在各方紛紛倡議創新之時,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舉辦兩岸智庫研討會以紀念建所三十年,主辦者選定“理論創新和路徑創新”為此次研討會的主題,並邀我寫一篇文章。然而“創新”談何容易?我個人搜索枯腸,也找不出多少能寫的東西。只能就這些年來三方學者有代表性的新思維論述做一番梳理,從它們的“同”和“異”中窺探未來兩岸三方整合的希望與障礙,以供真正的“創新者”借鑒和參考。

  三方學者“新思維”論述的交集點

  在正式討論之前,首先應界定所謂“新”的標準。本文在兩層意義上使用“新思維”的概念,一是指紅、藍、綠任何一方官方的政策調整或新提法,如大陸提出的“一中框架”概念,國台辦開始用“公權力”的提法稱呼對岸官方,等等。另一種則是有相當影響力的各方學者的觀點,雖然他們的意見並沒有被其所屬的陣營正式採納即變為官方政策,但無疑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如大陸學者劉國深的“球形國家理論”、藍營學者張亞中的“整個中國”、“一中三憲”論,以及綠營謝長廷先生提出的“憲法各表”――等等;最近藍綠學者“新思維”的代表作,則大概非施明德、蘇起、陳明通等先生共同提出的“五大原則”(又稱“大一中框架”)莫屬。以上三方無論是屬於官方正式表態或民間學者倡議,只要確與本方原來的主張或表述有所不同,而這些差異又不是偶爾形成而是針對特定原因精心設計出來的,就可統統歸入本文所稱“新思維”之列!

  由於紅、藍、綠三方本來就有深刻矛盾,各方的“新思維”中帶有對付另外兩方的算計,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弔詭的是:在這場都要算計另外兩方的博弈中,三方雖然意見各異,卻又能奇異地、不自覺地形成共同的交集。在筆者看來,這種共同的交集點至少有三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