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當前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4-09-02 09:08:44  


  中評社北京9月2日訊/曾是高增長重要推手的地方政府,如今恐怕再難“吃計劃經濟的老本,借改革開放的新債”了。統計資料顯示,截至去年6月末,全國政府性債務為30.27萬億,其中全口徑中央政府性債務合計12.38萬億,全口徑地方政府性債務口徑合計17.89萬億,其中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為10.8萬億。即便滬、京、蘇、浙等富裕省市,也不同程度陷入了債務泥淖。考慮到審計署給出的數字只是摸清地方債的底數,中國地方債實際規模要比公開的數據大得多。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文章稱,儘管審計署與有關財經人士均表示,中國地方債仍處於可控邊界內,低於國際安全線,不會觸發系統性風險。但地方債在過去6年里增長了3倍以上,今年各地政府需償還的債務占債務總餘額的比重高達21.89%,各地方債期限普遍在5年以下都是不爭的事實。如今,不少地方政府已開始借新債還舊債,而商業銀行早就將不少貸款展期,而且數額高達數萬億,這已在向市場發出系統性金融風險開始累積的信號。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就表示,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加強債務規模控制。

  長期以來,國內外市場人士認為中國較為保守的金融業不存在系統性風險。因為從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基本要素來看,中國金融體系並不具備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相關要素。系統性金融風險,一般指單個或少數幾個金融機構的破產或巨額損失導致的整個金融系統崩潰的風險,以及對實體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效應的可能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可分為橫向維度和縱向維度。橫截面維度的風險衡量的是某一時點金融系統內累計的風險;時間維度的風險衡量的是隱藏在系統內部、在某一時間爆發的風險。如今,連央行也承認中國現有的金融體系確實存在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

  文章分析,光看基本數據,中國目前的債務水平確實較日、美為低。債務水平的確在國際慣例的臨界點之下。但是,考慮到未在統計之列的灰色地帶無法估計債務,且由於統計口徑、數據來源和不同領域債務規模估計之不同,對債務規模的估計也有很大差異。因此,中國廣義政府債務占GDP比重估計已達75%甚至更高。儘管從顯性指標來看,中國地方債規模並未高到足以觸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程度,但膨脹趨勢一點不容忽視。假如不能有效遏制地方政府的發債衝動,假如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增長無法趕上地方債的增速,則顯性風險將急劇上升。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