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莫迪延續印日關係發展步伐

http://www.CRNTT.com   2014-09-05 12:18:49  


 
經貿合作仍然是重點

  莫迪上台之後,誓言大力發展經濟。不過,在經濟增長緩慢的背景下,莫迪想要將豪言壯語落實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仍困難重重。如果不能在經濟發展方面創造部分業績,國大黨必然不會放過莫迪。面對經濟增長緩慢趨勢,莫迪能夠想到的招數不外乎大力引進外資,以及對內實施改革。而在引進外資方面,日本當然是一個理想的合作夥伴。

  近年來印日雙方貿易發展迅速,這為印日雙邊貿易的持續擴大奠定了基礎。從印度商業部進出口銀行所獲取的數據來看,儘管印度對日本的進出口額呈現波動趨勢,但總體看來,印日雙邊貿易額呈現出增長趨勢。除了2009至2010財年出現小幅下降外,其餘財年均呈現上升趨勢。尤其是在2010年至2012年,增速明顯加快,分別達到32.42%、33.55%。

  而隨著《印日全面經濟夥伴協議》的生效(2011年8月1日),印度承諾將在10年內逐漸取消90%日本進口商品的關稅,而日本也將取消97%印度進口商品的關稅。印度觀察家基金會(簡稱ORF)高級研究員格塔納加裡·納塔拉傑(Geethanjali Nataraj)在2014年2月份發表的研究報告《印日經濟夥伴協議:收益及未來前景》中指出,《印日全面經濟夥伴協議》的生效,將會對印日貿易、投資領域的合作產生深遠影響,這是一個促進印日雙邊貿易的重要舉措。

  在基礎設施以及新能源領域,日本對印度的援助也在不斷增加。2014年1月25日安倍訪問印度時表示,日本政府將向印度提供2000億日元的低息貸款,用於幫助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地鐵延線工程。在頗為關注的日本新幹線對印度出口方面,印日雙方將在2015年7月前完成共同調研,並作出結論。

  在雙邊貿易以及日本對印投資的快速增長的良好發展趨勢下,莫迪完全有理由對日本寄予厚望。在解決經濟發展困境處於第一要務的前提下,莫迪必然會首先尋求日本的經濟合作。至於安保合作以及文化交流,那都是排在經濟合作之後的議題。

  從地理上看,日本、印度分別從東、西兩個方面將中國夾在其中。這種獨特的地緣地位決定了印日關係的發展必然會給中國的外部環境帶來影響。早在曼莫漢星第二任期內提速印日關係的發展步伐時,就有諸多報道將印日關係發展的矛頭指向中國。此次莫迪延長訪日時間,也被部分媒體解讀為莫迪在向中國傳遞強烈信號。

  不過,過度解讀印日關係中的中國因素顯然並不客觀。對印日關係走進起決定作用的仍然是兩國各自的戰略考慮。一方面,近年來日本加大了參與亞洲乃至世界事務的力度,致力於打造政治大國。在這種背景下,作為南亞霸主的印度自然成為了日本外交的重點對象,何況日印在經濟、地區安全問題以及一些國際問題上享有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印度在經濟快速發展之後,加大了經濟外交的力度。日本作為亞洲經濟大國,自然是印度外交的重點。

  最後,近年來,隨著中國崛起所帶來的戰略壓迫感,印日高層加強交往,共同應對這一壓力也是合乎邏輯的舉動。

  作者是香港浸會大學政府與國際研究系博士

  2014年09月04日聯合早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