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太陽花沒有改變台灣超穩定結構

http://www.CRNTT.com   2014-10-05 10:04:54  


 
  如果要更精准的描繪台灣青年世代的認同問題和兩岸立場,就應該要注意到其“多元複雜”的樣態。一方面,是青年世代的本土意識比較濃烈,二方面,青年世代對於新的機會、新的可能性仍充滿探索的興趣,對“大陸”及其提供的生存發展機會不必然排斥拒絕。三方面,青年世代對於公平正義較敏感,對現實利害的估算較排斥,可能更容易從抽象的某些價值體系、意識形態來認識、看待兩岸關係的發展。
 
  其次,我們必須了解,青年世代的思維是善變的,尤其是當青年們漸漸進入社會生產體系之中,面臨現實的經濟生活課題,就會慢慢揚棄單純的意識形態考量,而會更加從務實的生存面、經濟面來思考兩岸關係對其實際生活的影響。
 
  第三,藍綠政治板塊和“統獨”意識形態的光譜分布,近年來已經呈現凝固化的現象。若干比較具有公信力的民意調查資料顯示,近10多年來,台灣民眾的“統獨”意識形態立場變化不大,從長期來看,主張統一和主張獨立的民眾比例已經相對固定化,即使因為一時政治事件而起伏,拉長時間來看,其上下擺蕩幅度仍沒有背離長期穩定的軸線。而深入研究台灣藍綠政治板塊的學者也注意到,藍綠政治版圖已趨於穩定,以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為例,過去十多年來選民的投票行為都相當穩定,藍綠板塊現在還是“55對45”。
 
  學者更指出,台灣政治版圖的形成,是因為對特定政黨存有根深蒂固的排斥感,這是一種意識型態,而且“在政治社會化過程中,代代相傳歷久不衰”。進一步說,在因為新聞事件而起伏波動的民調中,或藍或綠的支持者往往在特定時間點怯於、不願表達政治態度,但是呈現在投票行為中的政黨支持度,卻是擺蕩幅度相當有限,呈現某種“超穩定結構”的現象。
 
  第四,影響兩岸關係發展以及民眾態度的,還有台灣所處的國際格局,這是影響台灣民眾思維與政治態度走向的另一個基本框架。中國大陸與美國雖然彼此在基本價值、現實利害中屢有摩擦齟齬,但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卻有相當穩固的共識,而對中國大陸和美國的這種態度,台灣民眾也有相當清楚的認知。
 
  青年世代思維多元、複雜與善變,台灣內部藍綠版圖和外部國際格局的超穩定結構,決定了兩岸關係仍屬基本穩定局面,也提示我們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事業時,需要認真著力的方向。

  來源:中國台灣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