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營銀行何以順暢起航?

http://www.CRNTT.com   2014-10-07 09:32:36  


银监会9月29日向参与首批试点的两家民营银行颁发了“准生证”。
  中評社北京10月7日訊/銀監會9月29日向參與首批試點的兩家民營銀行頒發了“准生證”,一家是註冊地為上海的華瑞銀行,另一家是註冊地為杭州的浙江網商銀行。

  北京青年報發表學者邢理建文章稱,今年3月,經央行與銀監會商定,國家在首批申請擔任民營銀行籌建主發起人的百餘家民企中,挑選出10家民企作為首批五家民營銀行籌建的主發起人。央行與銀監會的初衷是,每家試點民營銀行由兩家民企作為主發起人,正好符合國務院批覆的試點精神。

  然而,到了今年7月,銀監會只對其中的三家民營銀行發了“准生證”,另兩家籌建中的華瑞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卻被暫時排斥在外。輿論此前普遍認為,作為中國經濟中心之上海,以及作為民營經濟大本營之浙江,應該最有理由率先獲得民營銀行“准生證”。聞華瑞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領證未果,一些人旋即對銀監會議論紛紛,但銀監會面對非議處之泰然——原來,華瑞銀行與浙江網商銀行錯失民營銀行試點“頭班車”,並非銀監會從中作梗,而是華瑞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的主發起民企,分別因銀行控股權、經營方向乃至銀行名稱發生了激烈爭執,以至白白錯失領勸准生證”的申報時限。

  文章分析,客觀地看,錯失“頭班車”的責任主要在於均瑤、複星、阿里和萬向。其中,四大民企各自掌門人王均金、郭廣昌、馬雲、魯冠球都在骨子里抱定“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思維定勢,誰也不肯輕言退讓,造成兩對發起人組合分別“內鬥”。因而,華瑞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錯失籌建“頭班車”,在很大程度上講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然而,銀監會慣有的行政“拉郎套”思維,的確也是造成兩對發起人各自“內鬥”的客觀原因。先看均瑤與複星,前者從事實體經濟和服務經濟,後者擅長並痴迷於資本併購運作,二者在開辦民營銀行之經營方向和經營思路上必然南轅北轍。若硬讓二者結成“夫妻”,最終因趣味不相投而鬧“離婚”乃鐵板釘釘。這不,二者尚處於“戀愛”階段就鬧得不可開交就很說明問題。

  再看阿里和萬向,阿里從事的是虛擬經濟,萬向專注於實體經濟並在跨國併購中獨樹一幟。此外,馬雲思維活躍前衛,魯冠球老謀深算,別的姑且不說,兩人年齡就至少相差“一代半”。央行與銀監會一廂情願安排“馬魯配”,這兩人哪有那麼容易走到一塊兒?如此這般好事多磨,銀監會一開始就用的五張“准生證”,最終只能先發出去三張,對於均瑤與複星、阿里與萬向,幾乎就是提前安排好的“命”。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