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央行放寬房貸標準不是救市而是順勢而為

http://www.CRNTT.com   2014-10-09 09:01:09  


  中評社北京10月9日訊/國慶節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通過放寬貸款限制等一系列金融服務,加強對房地產行業的支持,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證券日報發表署名天陽的評論文章表示,《通知》證實了此前的市場傳聞,同時也使得今年以來鬆綁樓市的系列政策從取消限購進入到放寬信貸。這一系列政策看似不得已,實為順勢而為。

  有輿論擔心,持續的鬆綁政策會使多年來的樓市調控成果毀於一旦。這種擔心實在是不必要。回顧一下近年來的“樓市調控”,針對的都是“房價過快上漲”,目的都是“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從來沒有說是要使房價大幅下跌。以“限購”來控制房價是特殊階段的特殊手段,住房也是一種商品,其價格最終由供求關係決定,房子供應不足,價格自然上去,供應多了,價格想不降下來都不行。“限購”這種非市場化舉措,絕非長久之計,在適當的時候取消是很正常的。

  文章稱,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從表面上看發生了較大變化,絕大多數城市的樓市都出現了量價齊跌現象,房企庫存高企,資金周轉緊張。這種住房需求不足並非真正的需求下降,而是市場在觀望,同時也是近年來一系列政策限制所造成的。比如,目前仍在實行限購政策的幾大城市,就有一些剛需人群因為不夠條件,不得不放棄購房想法或者去鄰近的城市買房,每天奔波數小時在上下班路上;一些改善型住房需求則受制於個人住房貸款存在審批較嚴、發放速度較慢、按揭利率提升較多等問題,不得不繼續觀望。那麼,既然此前的一些政策限制了剛需,影響了民生,修改一下實屬正常。

  鬆綁樓市不僅僅是能穩定房地產市場。眾所周知,房地產之所以在一段時間內能成為支柱產業,在於房地產市場能帶動上下游一大批相關產業,如金融、水泥、鋼鐵、建材、紡織、家裝、家電等,帶動一大批人就業。雖然中國目前在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推動經濟轉型,以擺脫對房地產市場的依賴。但在轉型過程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力量還沒有占據主導地位,在新的支柱形成前,舊的支柱還不能完全推倒,這是惠民生和促消費的大事,即使是在海外成熟的市場經濟體中,政府也不會完全放任不管。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