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北有意儘速治愈感冒 惟高燒餘熱未已

http://www.CRNTT.com   2014-11-04 09:14:10  


 
  正如馬英九的摯友,並在馬英九上台就出任“國安會”秘書長的蘇起所言,兩岸關係罹患“小感冒”,未到真正生病的程度,還來得及彌補,希望透過蕭萬長和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十一出席“APEC”期間和對岸溝通,及早化解最近一些問題。蘇起還強調,和平發展對台灣和中國大陸都很重要,一定要維持住,“這些事情出來了,就要面對它、處理它、然後放下它,不要讓它持續下去”。

  實際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軀體仍然健康,目前只是患了感冒,只要調理好,就能恢復健康。前一段時間有點發燒,施行了一些治療辦法,在出了一身熱汗之後,就痊癒了。畢竟,即使是在大陸方面,也不願小病不治而釀成大病。但又不能眼看到出現了一些邪門歪道,而不理不管。現在既然連台灣方面也已經意識到了,並開始進行“糾偏”,也就“見好就收”。

  從種種跡象看,台灣方面還是有誠意的,因而在對參與北京“APEC”人員安排的問題上,進行了認真的考量,避免再節外生枝。比如,最初“外交部長” 林永樂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中華台北是由“經濟部長”杜紫軍及“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會出席北京“APEC”的雙部長會議;但後來今天杜紫軍則表示,管中閔已由“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所取代。不過,從昨日的陣容看,仍是由杜紫軍和管中閔出席雙部長會議,而此二人再加上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作為蕭萬長的顧問陪隨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習蕭會”。

  為何中間曾經對管中閔參加“APEC”有所疑慮?顯然就是擔心將會節外生枝,搞砸這個極為難得的台灣方面出席在中國大陸舉行的“APEC”年會的機會。這是因為,本來“APEC”的雙部長會議,是由各經濟體的商務部長和外交部長參加。而按照一九九一年“韓國備忘錄”的精神,中華台北出席“APEC”雙部長會議的人員,不能有“外交部”的正副部長,但可由經濟領域的其他部長代之,因而以往多是“財政部長”或“經建會”主委取代“外交部長”出席。而另按一九九三年的“西雅圖模式”,中華台北只能由經濟領域的部長級官員,作為其領導人的代表,出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而台灣方面也一直有遵守這項規定。

  但在於二零零一年在中國的上海舉行“APEC”年會時,陳水扁不但是提出由自己親自出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還堅持要由“外交部長”出席雙部長會議。這些非分要求當然是受到了抵制。而陳水扁卻像小孩子吵架一樣,負氣乾脆兩個會議都不派人出席,結果成為台灣方面唯一缺席“APEC”年會的記錄,而且還是具有特殊意義的在中國大陸舉行的年會。據說,後來陳水扁對此後悔不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