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四大機制推進“一帶一路”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4-11-07 13:11:59  


 
  第一,促進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現代版的絲綢之路已不限於貿易通道,它將是鐵路、公路、航空、油氣管道、光纖、通信等綜合在一起的立體、多維的通道,需要“軟硬件基礎設施”全面對接,加快構建“一帶一路”沿線的海運水運網、高速公路網、高速鐵路網、航空網、通信光纜網。“一帶一路”將依托沿線基礎設施的互通互聯,對沿線貿易和生產要素進行優化配置,從而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包括邊境口岸設施和中心城市市政基礎建設、跨境鐵路擴能改造、口岸高速公路等互通互聯項目建設。

  第二,在“一帶一路”主要節點和港口共建經貿合作園區。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有非常長的陸地和海上邊境線,在沿邊地區建設跨境經濟合作區、邊境經濟合作區,具有巨大的可能性和現實可操作性。吸引各國企業入園投資,形成產業示範區和特色產業園,通過產業園區建設來促進現代製造業、服務業、現代農業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把建設境外經濟合作區和邊境合作區結合起來,建設跨國產業鏈,形成沿邊境線的跨國產業帶,進一步建立健全區域合作的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

  第三,加快建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通關體制。簡化通關、檢驗檢疫等方面手續,降低關稅,消除貿易壁壘,推進資金流、物流、人員流動的便利化,逐步消除生產要素跨境流動的障礙。與沿線國家共同推進雙邊或多邊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推進建立統一的全程運輸協調機制,推動口岸操作、國際通關、換裝、多式聯運的有機銜接,建立沿線大通關機制。

  第四,繼續深化現有合作平台機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通過上合組織、中國與東盟“10+1”、“金磚國家”平台,全面加強“一帶一路”下的雙邊、區域、多邊合作機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要加強互動、互助、互信,以開放、包容精神,對待分歧,以建設性和創新性的態度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以長遠和戰略的眼光謀劃共同發展,確保各國參與和合作有利益交融點。



 【 第1頁 第2頁 】